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孝庆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镇痛
  • 1篇电图
  • 1篇定量药物脑电...
  • 1篇药物
  • 1篇异丙嗪
  • 1篇舒芬太尼
  • 1篇频段
  • 1篇小鼠
  • 1篇脑电
  • 1篇脑电图
  • 1篇恩氟烷
  • 1篇芬太尼
  • 1篇氟烷
  • 1篇Δ频段
  • 1篇丙嗪
  • 1篇催眠
  • 1篇催眠作用

机构

  • 2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2篇王孝庆
  • 1篇张丹
  • 1篇武玉清
  • 1篇杨新伟
  • 1篇李维敏
  • 1篇马冰洁
  • 1篇戴体俊
  • 1篇沈蒙溦
  • 1篇于亚梅
  • 1篇李贺
  • 1篇郑召鑫
  • 1篇徐佳雯
  • 1篇朱正茜

传媒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异丙嗪联合恩氟烷的镇痛催眠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异丙嗪和恩氟烷合用对小鼠的镇痛和催眠效应。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3批,每批24只,分别用于热板实验、扭体实验和催眠实验。每批小鼠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n=6):生理盐水组(NS组)、异丙嗪组(P组)、恩氟烷组(E组)及异丙嗪恩氟烷合用组(PE组)。通过热板实验和扭体实验分别观察各组小鼠的热板痛阈(HPPT)、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WT);通过催眠实验观察各组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ST)。结果热板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小鼠基础HPPT差异无显著性,异丙嗪和恩氟烷单独给药后HPPT与基础HPPT相比无显著变化,而二者合用后各时间点HP门均升高(P〈0.01);在同一时间点与NS组比较,异丙嗪和思氟烷单独给药不能显著改变小鼠的HPPT;而二者合用后,与NS组、P组、E组比较HPPT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扭体实验结果表明:异丙嗪单独应用既不能延长扭体潜伏期,也不能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恩氟烷单独应用仅能够延长扭体潜伏期(P〈0.01)而不能减少扭体次数;二者合用后,与NS组、P组、E组比较小鼠的扭体潜伏期延长和扭体次数减少(P〈0.01)。催眠实验结果显示:异丙嗪和恩氟烷单独使用无小鼠入睡,而二者合用后小鼠全部入睡。结论异丙嗪和恩氟烷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的镇痛和催眠效应。
郑召鑫马冰洁沈蒙溦李维敏朱正茜王孝庆杨新伟武玉清
关键词:异丙嗪恩氟烷镇痛催眠小鼠
舒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electroencephalogram,QPEEG)各频段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4组(n=6):NS组(生理盐水1ml·kg-1)、LD组(舒芬太尼1.5μg·kg-1)、MD组(舒芬太尼3μg·kg-1)、HD组(舒芬太尼63μg·kg-1)。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分析兔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前后α1、α2、β1、β2、δ和θ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NS组、LD组中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MD组、HD组中各脑区β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在30S-30min内减少(P〈0.05,P〈0.01),且较大部分与舒芬太尼剂量呈负相关(r=-0.43~-0.75,P〈0.05);8频段功率百分比在NS组、LD组与给药前相比也无明显变化,而MD组、HD组中各脑区8频段功率百分比在30s~30min内增加(P〈0.05,P〈0.01),且与舒芬太尼剂量呈明显正相关(r=0.48~0.80,P〈0.01);各脑区α1、α2、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与给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舒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减少兔QPEEGβ1频段功率百分比,同时也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8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β1和δ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舒芬太尼镇痛程度的监测指标。
张丹李贺徐佳雯王孝庆于亚梅戴体俊
关键词:舒芬太尼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