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媛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调度
  • 3篇调度数据网
  • 3篇数据网
  • 2篇配电
  • 2篇精密空调
  • 1篇电力
  • 1篇电力调度
  • 1篇电力调度数据...
  • 1篇电力配网
  • 1篇电网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一体化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传输
  • 1篇数据传输网
  • 1篇天津滨海
  • 1篇配网
  • 1篇全网
  • 1篇自动化
  • 1篇网络

机构

  • 6篇国网天津市电...
  • 1篇国网天津市电...
  • 1篇国网天津市电...

作者

  • 7篇王媛媛
  • 4篇马宁
  • 4篇甄庆
  • 3篇刘梦璇
  • 3篇任博强
  • 2篇胡旭东
  • 1篇王梓
  • 1篇陈浩
  • 1篇徐东
  • 1篇许志成
  • 1篇陈建
  • 1篇戚艳
  • 1篇赵晶
  • 1篇张旭
  • 1篇刘宏江

传媒

  • 2篇企业改革与管...
  • 2篇电子技术与软...
  • 1篇天津电力技术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水电与抽水蓄...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缩短机房精密空调故障响应时间的方法
2015年
给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缩短机房精密空调故障响应时间方法。首先通过对故障记录的统计发现机房精密空调故障响应时间过长;继而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通过方案实施,不仅缩短了空调故障响应时间,而且获得了经济效益.为滨海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甄庆刘梦璇任博强刘宏江王媛媛赵晶马宁胡旭东张旭
关键词:精密空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缩短机房精密空调故障响应时间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给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缩短机房精密空调故障响应时间方法。首先通过对故障记录的统计发现机房精密空调故障响应时间过长;继而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并通过对比选择最佳方案;通过方案实施,不仅缩短了空调故障响应时间,而且获得了经济效益,为滨海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甄庆刘梦璇任博强胡旭东王媛媛
关键词:精密空调
一体化数据网接入的可行性研究
2015年
本文通过分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数据网的需求,讨论将配电(网)数据网与所属辖区内调度数据网接入网相融合的可行性,以缩短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周期,减低设备投资,提高现有调度数据网资源利用率.
甄庆王媛媛马宁
关键词:调度数据网
调度数据网与配网数据传输网互联互通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2015年
为实现电力生产、调度、供应等全过程自动化管理,调度数据网与配网数据传输网的互联并基于该互联实现调度数据网与配网数据传输网数据交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电力生产、调度、运营等业务需要,针对电力调度数据网与配网数据传输网互联之后的数据交换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王媛媛陈浩马宁徐东
关键词:电力调度数据网
天津滨海电网D5000系统PAS模型边界处理方法
2017年
面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自动化主站端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很多电网公司开始将D5000系统和PAS软件结合应用。这种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解决了人工核查电网量测不准确等问题。本文在简单介绍D5000系统和PAS高级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滨海电网的特殊性,提出了针对天津滨海电网D5000系统中PAS模型的边界处理方法,以期对天津滨海电网更好的提供电力服务有所裨益,也为其他电网公司对D5000系统的使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安颖王媛媛许志成王慎杰潘娜
关键词:D5000
电力系统全网数据采集网络平台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分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数据网的需求,讨论将配电(网)数据网与所属辖区内调度数据网接入网相融合的可行性,以缩短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周期,减低设备投资,提高现有调度数据网资源利用率,搭建电力系统全网数据采集网络平台。
甄庆陈建王梓王媛媛
关键词:调度数据网
基于OPEN3000的调控系统整合与提升
2014年
按照天津市电力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滨海供电分公司需要实现调度、监控业务的高度融合。自动化专业本着最优效果、最高效率、平稳过渡的原则,对原有监控OPEN3000系统进行一体化升级改造工作。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功能的整合、网络化KVM的应用、自动化核心业务平台的建设、调度电网防误等关键技术的建设,为调度、监控业务的一体化运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实现了人员、设备的集约化,为调控员搭建了一个更稳定、功能更全面、界面更友好的一体化平台。
王媛媛刘梦璇任博强戚艳马宁
关键词:集约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