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栓塞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2篇血管
  • 2篇晚期
  • 2篇疗效
  • 2篇化疗
  • 2篇肝动脉
  • 2篇肠癌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1篇导管
  • 1篇碘油
  • 1篇碘油乳剂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栓塞

机构

  • 6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王卫
  • 3篇方华盛
  • 3篇黄春芹
  • 3篇陈洪兴
  • 3篇李广宇
  • 2篇林光德
  • 2篇文海燕
  • 2篇罗云雄
  • 2篇陈永霞
  • 1篇陈华文
  • 1篇周佳坤
  • 1篇苏国贤
  • 1篇梁萍
  • 1篇庞子娟
  • 1篇谢敏
  • 1篇林信
  • 1篇曾继先
  • 1篇李冬媛
  • 1篇刘云安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Fu治疗大肠癌的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大剂量5-Fu持续48h静脉滴注治疗高龄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组病例采用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00mg/m^2、亚叶酸钙200mg/m^2,亚叶酸钙滴注之后用5-Fu0.5g静脉推注,接着用5-Fu3.0g/m^2,持续静脉滴注48h,每2周1次,2次为1周期。结果:43例病例中,平均疗程数为4个周期,其中CR2例,PR22例,SD15例,PD4例,总有效率(CR+PR)为55.8%。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但多为Ⅰ~Ⅱ度,一过性感觉异常。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Fu治疗高龄晚期大肠癌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轻而且安全,患者容易耐受,值得推广使用。
陈华文王卫
关键词:5-FU
大肠癌伴肝转移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联合口服卡培他滨的疗效观察
陈洪兴刘云安庞子娟王卫李广宇苏国贤花其
根据NCCN指南、ASCO指南,对于不能切除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可否为患者创造无瘤状态(NED状态)?指南突破以往认识,提出了NED状态,并对其指导原则作了详细阐述,这是指南的一大亮点。过去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要达到无...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卡培他滨口服治疗
应用Foley管空气压力灌肠辅以手法按摩整复肠套叠(附68例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黄春芹方华盛林信梁萍谢敏周佳坤王卫李冬媛曾继先
关键词:FOLEY管肠套叠
血管生成抑制剂恩度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恩度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0例肝癌晚期患者分为介入组、联合组,每组35例。介入组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组给予恩度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存状况,分析KPS评分高低与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受试者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介入组(P<0.05),FACT-B评分及KPS评分显著高于介入组(P<0.05),生存期较介入组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KPS评分水平与缓解率、FACT-B评分和生存期水平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恩度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临床缓解率明显优于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王卫陈洪兴李广宇
关键词:晚期肝癌血管生成抑制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生活质量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黄春芹方华盛王卫罗云雄文海燕陈永霞林光德
关键词: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明胶海绵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观察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2004年
黄春芹方华盛王卫罗云雄文海燕陈永霞林光德
关键词: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
5-HT3受体拮抗剂缓解胃癌晚期患者介入治疗消化道反应的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胃癌晚期患者行肿瘤介入治疗中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海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介入治疗的120例胃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介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肿瘤介入治疗前15 min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急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观察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结果:术中及术后12 h两组患者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术后3 d试验组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75.00%和56.67%,分别低于对照组的86.67%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KPS评分(70.90±6.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3±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控制因肿瘤介入治疗而引发的胃肠道副作用,提升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在介入治疗前15 min时注入5-HT3受体拮抗剂,以获得更好疗效。
王卫陈洪兴李广宇
关键词:胃癌晚期介入治疗5-HT3受体拮抗剂消化道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