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长光路吸光度的研究被引量:8
- 1991年
- 本文根据光波导理论,用连续模的近似方法,导出了吸光度与吸收管长度(Z),离子浓度(C),模吸收系数(α_1),光散射系数(β_1)和耦合系数(D)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吸光度不正比于浓度或吸收管长度,而且大于朗伯-比尔定律所预期值。以氙灯或钨灯做光源时,只有在低浓度区且2Z(α_1εCD)^(1/2)<1时,吸光度才正比于浓度,并与吸收管长度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吸收管长度的增加,线性区域将向低浓度方向移动。因此在光度分析中长光路系统最适合痕量元素的分析。
- 王卫王涛何去奢冯明昭廖远敏王晓军冉国霞
- 关键词:吸光度液芯光纤光度分析
- 液心光纤吸光度增幅倍率和减幅效应机理被引量:1
- 1999年
- 本文应用光纤理论研究了液心光纤吸光度增幅倍率与减幅效应机理,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证实它们的产生机理均源于光在液心光纤中的散射与传播方式,主要由样品与溶剂的散射特性所决定。
- 何去奢王卫王卫王菊芳王菊芳何田冯明昭赵禹山
- 关键词:液芯光纤吸光度光纤
- 液芯光纤长光路法在水溶液中测定Cr、Cu被引量:2
- 1996年
- 测量了低折射率液体(n>1.346)和水溶液液芯光纤的导光特性和光谱特性.研究了液芯光纤长光路法在70%乙醇-水溶液体系和50%二氧六环-水溶液体系中测定Cr(Ⅵ)、Cu(Ⅱ)的方法.液芯光纤长110cm时,测定Cr、Cu的灵敏度分别为0.052、0.017ng·mL-1;线性范围0~25、0~24ng/mL;RSD值为1.0%~4.8%.对国标GSBE50009-88样品和明胶中铬的测量值与标准值或AAS测量值吻合,回收率为94%~102%.
- 王菊芳廖远敏冯明昭王卫林钧岫何去奢吴关炎潘丽英赵禺山何田
- 关键词:液芯光纤水溶液铬铜光度法
- 液芯光纤分光光度系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低成本的液芯光纤分光光度系统。该系统突破了目前对液体折射率必须大于l.46的限制,降低到1.346。系统操作简便,误差小于0.01,满足ppb级的分析要求。
- 王卫林钧岫何去奢冯明昭王菊芳廖远敏赵禹山潘丽英何田
- 关键词:液芯光纤分光光度计物理光学仪器
- 液芯光纤长光路系统吸收测定卡马西平被引量:3
- 1999年
- 液芯光纤长光路系统主要由聚光系统和液芯光纤长光路吸收管组成。采用不同长度的光纤管,用该系统吸收测定药物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实验表明,吸光度要比郎伯-比尔定律预期值大。随着液芯光纤长度的增加,线性区域向更低浓度方向移动,因此,液芯光纤长光路系统更宜于作痕量元素分析。
- 廖远敏王菊芳冯明昭王卫何去奢吴管炎
- 关键词:液芯光纤卡马西平紫外光谱
- 液芯光纤光谱特性的研究被引量:8
- 1994年
- 本文利用液芯光纤技术测试了低折射率溶剂的透光特性。探讨了液芯光纤的透过光谱强度及形变。分析了液芯光纤在分光光度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 王卫何去奢王滔冯明昭廖明敏冉国侠
- 关键词:液芯光纤透射光谱分光光度法
- 辐射型光纤温度测量系统
- 1989年
- 本文根据光纤自身热辐射能随温度变化的原理,研究了由微弱光信号检测与放大、微机数据处理几部分组成的光纤温度测温系统。在350~1200℃范围内,其测量精度达±1%,分辩率为1℃。
- 刘滔何去奢欧芒王卫
- 关键词:温度测量系统光纤微机应用
- 长光路萃取光度法测定痕量氟被引量:8
- 1997年
- 以新型氟树脂长光纤作吸收池,用二甲苯胺的异戊醇作萃取剂,氟、硝酸镧与茜素络合剂形成三元络合物。为保持有机相的清澈,加入 0.10 mL无水乙醇代替HAc-NaAc缓冲溶液洗涤有机相,并以乙醇稀释有机相后测定。用110cm长的毛细管在 580 nm处测定吸收,氟的线性范围在 0~32 μg/L服从比尔定律。该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优点,适用于测定天然水中氟,对含氟1.10 mg/L~0.13 mg/L的水样,其回收率在 99%~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
- 廖远敏王菊芳冯明昭王卫何去奢吴关炎
- 关键词:氟分光光度法萃取
- 长光路液芯光纤比色分析计算机检测系统的设计
- 1994年
- 本文根据长光路液芯光纤吸光度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研制了微机控制的长光路液芯光纤吸光光度法超痕量分析系统,并对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
- 王涛何去奢王卫
- 关键词:光纤计算机
- 液心光纤长光路吸光光度分析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 1993年
- 本工作研究了液心光纤长光路吸光光度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验;分析了光的散射和耦合对吸光度的影响;得到了吸光度与液心光纤长度、被测元素浓度、光散射系数、耦合系数的函数关系,理论与实验基本相符;证实此法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析速度的痕量分析新技术;本文还详述了实验装置与实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讨论。
- 何去奢王卫王涛冯明昭廖远明冉国霞
- 关键词:吸光度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