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玲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小儿
  • 2篇氯胺酮
  • 2篇麻醉
  • 2篇麻醉剂
  • 1篇眼科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压
  • 1篇眼球运动
  • 1篇眼手术
  • 1篇眼外伤
  • 1篇异丙酚
  • 1篇原因及处理
  • 1篇上皮
  • 1篇手术
  • 1篇内眼
  • 1篇内眼手术
  • 1篇球后
  • 1篇球后麻醉
  • 1篇全麻
  • 1篇小儿斜视

机构

  • 2篇泉州市中医院
  • 2篇解放军第18...
  • 2篇解放军第一八...

作者

  • 4篇王华玲
  • 2篇赖江龙
  • 1篇潘栋平
  • 1篇徐建锋
  • 1篇李学喜
  • 1篇陈小春

传媒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表面麻醉剂在眼科A超检查中对角膜上皮的损伤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对比不同表面麻醉药在眼科A超检查中对角膜上皮的损伤情况。方法:将接受眼科A超检查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5g/L丁卡因组(50例50眼)、20g/L利多卡因组(60例60眼)和5g/L爱尔凯因组(60例60眼)。于A超检查前15min每间隔5min点1次表面麻醉剂后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并评估角膜上皮的损伤情况。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对爱尔凯因组与利多卡因组及丁卡因组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SF)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g/L爱尔凯因对角膜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表面麻醉药可对角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损伤,其中爱尔凯因对角膜的毒性最小。
王华玲赖江龙
关键词:表面麻醉角膜上皮A超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安定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临床观察
王华玲徐建锋陈小春
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小儿眼外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比较单纯氯胺酮麻醉与小剂量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全麻在小儿眼外伤术中的应用。方法:小儿眼外伤急诊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B组采用单纯氯胺酮全麻。分别于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观察记录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副反应、眼内压、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氯胺酮的用量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稳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副反应、眼内压增高较B组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高于A组,苏醒时间较A组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应用于小儿眼外伤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眼内压保持稳定、苏醒迅速,是小儿眼外伤静脉全麻较为理想的组合。
王华玲赖江龙
关键词:眼外伤氯胺酮丙泊酚眼内压
球后麻醉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2
2008年
王华玲李学喜潘栋平
关键词:麻醉并发症球后麻醉内眼手术眼球运动麻醉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