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7篇手术
  • 3篇手术后并发症
  • 3篇术后
  • 3篇术后并发
  • 3篇术后并发症
  • 3篇椎体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固定术
  • 3篇关节
  • 3篇后并发症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韧带
  • 2篇撕脱
  • 2篇内固定
  • 2篇交叉韧带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机构

  • 13篇解放军白求恩...

作者

  • 13篇刘长安
  • 13篇王凌云
  • 9篇康强军
  • 6篇张卫平
  • 5篇王洪彬
  • 5篇刘国辉
  • 4篇冯志军
  • 3篇钱宇航
  • 3篇王宇清
  • 2篇戴世英
  • 2篇步建立
  • 2篇吴铮
  • 1篇尹豫
  • 1篇杨永兴
  • 1篇蒋亮亮
  • 1篇赵风杰
  • 1篇孙梅兰
  • 1篇姚黎明

传媒

  • 6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发于下肢。其致病因素目前认为主要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3个方面。骨科术后患者是DVT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下肢骨折术后。
巩进平刘长安康强军王凌云吴铮刘国辉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骨科手术后并发症抗凝药机械溶栓
带线锚钉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带线锚钉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带线锚钉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5年,平均12. 6个月,肩锁关节脱位均得到纠正,X线检查结果显示术后无锚钉松动及脱出,无缝线断裂,无脱位复发,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价,评分82~100分,平均96. 5分,其中优1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带线锚钉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操作简单、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恢复锻炼、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康强军刘国辉刘长安王洪彬王凌云刘琛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外科手术
Pilon骨折57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7例Pilon骨折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开放性骨折38例,闭合性骨折19例;AO/OTA分型:43B型21例,43C型36例。合并腓骨骨折39例。2例行急诊手术,余入院后10-14 d行二期手术;行胫骨单纯内固定20例,单纯外固定14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23例。术后平均随访12.7个月,术后功能恢复优38例,良11例,可3例,差5例,优良率86.0%。术后早期并发症:伤口感染及外固定支架针眼处皮肤感染各2例,局部皮肤坏死及内踝钢板外露各1例;术后晚期并发症: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4例,踝内翻畸形及慢性根骨痛各1例。结论 根据Pilon骨折患者骨折分型、周围软组织情况及病情紧急程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取得较好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康强军刘长安王洪彬王凌云刘国辉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子宫内膜癌腰椎骨转移误诊为腰椎结核
2012年
目的分析腰椎转移瘤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子宫内膜癌腰椎骨转移误诊为腰椎结核伴脓肿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腰部疼痛半年,进行性加重、不能平卧1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结核伴脓肿形成给予理疗、止痛、抗结核治疗,症状无改善转来我院,结合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腰椎转移瘤伴结核脓肿、腰椎结核伴椎旁脓肿、腰椎转移瘤伴化脓性感染。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腰椎骨转移,术后抗肿瘤治疗,随访1年,症状好转,腰部病灶无复发。结论部分妇科恶性肿瘤的癌细胞可经淋巴途径转移至腰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形成癌肿,破坏骨质,且周围组织坏死液化后形成囊肿,与腰椎结核脓肿较难鉴别,临床工作中要引起重视,防止误漏诊。
王凌云张卫平刘长安冯志军蒋亮亮
关键词:腰椎子宫内膜肿瘤误诊结核脓肿
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采用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8例,均为3个及以上责任节段病变。观察术后手术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前、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曲度C值,观察手术间隙融合情况,根据JOA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12个月患者神经症状均好转,37例可见椎间隙骨性融合,术后6、12个月的颈椎曲度C值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达到充分减压,即刻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刘长安张卫平王凌云王宇清步建立冯志军
关键词:颈椎病骨移植脊柱融合术
关节镜下治疗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手术方法探讨
2003年
张卫平钱宇航刘长安冯志军王凌云康强军
关键词:关节镜交叉韧带骨折
椎体成形术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6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一种易发生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快,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相关研究报道,OVCF在女性和男性的整体发病率分别为10.7‰和5.7‰,而在75~79岁女性和男性发病率分别上升至29.3‰和13.6‰。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理疗及镇痛治疗,但长期卧床易导致骨量进一步流失及肌肉废用性萎缩,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
孙梅兰刘长安王宇清王凌云康强军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生物力学
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治疗的1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疗效、常见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可产生良好的膨胀复位效果,由于减少了液态骨水泥的用量,除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明显,可明显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王凌云张卫平刘长安尹豫赵风杰吴铮
关键词:椎体骨折骨质疏松
掌侧入路桥式植骨加压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桥式植骨加压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腕舟状骨骨折26例,均行掌侧入路一期桥跨式镶嵌植骨及Herbert钉加压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记录临床疗效。结果本组随访9~24(15.34±5.37)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8(10.62±3.15)个月,对位良好,无畸形发生。本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6.80±1.21)、(2.04±1.42)分,腕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3.66±11.70)、(87.59±8.4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优13例(50.00%),良10例(38.46%),可3例(11.54%),优良率88.46%,且不同时间骨折术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2,P=0.025)。结论掌侧入路一期桥跨式镶嵌植骨及Herbert钉加压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手术简单易行,有效缩短了治疗周期,临床效果满意。
王洪彬刘长安康强军王凌云刘国辉
关键词:骨折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外固定架治疗且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桡骨远端骨折36例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发生骨折再移位10例(27.8%),未达解剖学复位;发生关节面不平整、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9例(25.0%),经理疗或二次手术后关节疼痛症状好转;针道感染8例(22.2%),经应用抗生素及定时换药后感染得以控制;神经损伤及伸拇肌腱损伤各3例(8.3%),行消肿及神经、肌腱缝合修补术后好转;第二掌骨医源性骨折3例(8.3%),给予石膏外固定痊愈。结论熟练掌握桡骨远端及腕关节解剖结构,术中仔细操作、正确安装外固定架并避免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并发症发生后及时有效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康强军刘长安刘国辉王洪彬王凌云
关键词:外固定器桡骨骨折手术后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