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区域能源系统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沉积物和生物膜吸附阿特拉津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借助灰色关联度筛选出复合污染体系Cd2+/AT,Cu2+/AT中沉积物和生物膜吸附阿特拉津(AT)的主要吸附位,包括活性组分铁氧化物(Fe)、锰氧化物(Mn)、有机质(OMs)及其交互作用,并建立主要吸附位与AT吸附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Cd2+对AT的吸附表现为协同作用,Cd2+质量浓度为0.2 mg.L-1时协同效应最显著;Cu2+对AT的吸附表现为拮抗作用,抑制效应随Cu2+质量浓度增大呈逐渐增强趋势.Cd2+,Cu2+显著影响了活性组分及其交互作用对AT的吸附行为,活性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在AT迁移转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李鱼王倩高茜王岙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生物膜阿特拉津复合污染
- 多种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自行研制的模拟自然水环境吸附解吸系统实验装置,运用24完全析因实验设计,研究4种环境因子(pH、离子强度、曝气强度和温度)共同作用对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估算各环境因子主效应和高阶交互效应对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贡献.结果表明:4种环境因子主效应对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均较大(显著性水平0.05),其中曝气强度与离子强度促进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温度与pH抑制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4种环境因子的二阶交互效应对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也较大(显著性水平0.05),效应估计值依次为温度×pH值=-73.53,曝气强度×pH值=-59.03,温度×离子强度=33.19,pH值×离子强度=27.55;在三阶交互作用中,仅有曝气强度×温度×pH值可促进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显著性水平0.05).
- 李鱼王志增王檬王倩
- 关键词:环境因子沉积物阿特拉津
- 镉-铜-阿特拉津三元复合体系中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过程的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建立了镉-铜-阿特拉津三元复合体系中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训练集、验证集、预测集的均方差分别为0.070,0.094和0.110,模型输入数据与其模拟值相关系数为0.974,验证实验表明该三元复合体系中阿特拉津吸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7.05%(7组数据)。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镉-铜-阿特拉津三元复合体系中阿特拉津的主要吸附位是铁氧化物,其次是有机质,锰氧化物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具有抑制作用。与Cu2+相比,Cd2+的添加对复合体系中阿特拉津的吸附作用影响更显著,且复合污染效应主要发生在锰氧化物和有机质上,并随锰氧化物和有机质含量的不同表现出抑制作用或促进作用。
- 高茜王倩王志增王岙李鱼
- 关键词:阿特拉津重金属BP神经网络沉积物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合污染体系中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规律被引量:2
- 2011年
- 建立了Cu2+和阿特拉津(AT)复合污染体系中沉积物各活性组分及其交互作用对AT吸附量影响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7,各集合的平均偏差均小于10%。模型显示,AT在沉积物上的主要吸附位是铁氧化物。沉积物吸附AT时铁氧化物、锰氧化物、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铁氧化物、锰氧化物交互作用贡献率为-130%~80%,铁氧化物、有机质交互作用贡献率为5%~28%,锰氧化物、有机质交互作用贡献率为-200%~-70%。各活性组分吸附AT的能力及其交互作用受Cu2+的影响较大,其中:Cu2+对AT在铁氧化物上的吸附表现为拮抗作用,对AT在锰氧化物上的吸附表现为协同作用,而对AT在有机质上的吸附影响不显著,同时Cu2+减弱了铁氧化物-锰氧化物和锰氧化物-有机质的交互作用影响,增强了铁氧化物-有机质的交互作用影响。
- 李鱼王倩高茜王岙
- 关键词:沉积物BP神经网络CU2+阿特拉津复合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