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诱捕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护理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药品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应用
  • 1篇药物应用分析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患者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状
  • 1篇异基因
  • 1篇用药
  • 1篇用药频度
  • 1篇症状
  • 1篇直肠

机构

  • 7篇川北医学院
  • 4篇南充市中心医...
  • 2篇川北医学院第...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9篇王丽
  • 3篇杨宁梅
  • 2篇李雪梅
  • 1篇申艳玲
  • 1篇朱丽莎
  • 1篇候颖
  • 1篇别俊
  • 1篇彭贤东
  • 1篇王尚君
  • 1篇谢敏
  • 1篇赵光凤
  • 1篇全凤琼
  • 1篇潘荣强
  • 1篇杨华
  • 1篇杨思芸
  • 1篇陈柯
  • 1篇谢敏
  • 1篇邓雪莉

传媒

  • 3篇西部医学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充气排痰法加手法震颤在无自主呼吸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手法震颤+克气排痰法与传统的叩背排痰法在无自主呼吸机械通气患者排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药物镇静、颅脑损伤等无自主呼吸需机械通气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手法震颤+充气排痰法,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两种效果进行对比,比较5~10天内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和指数、住院时间、排痰量、呼吸音等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排痰量显著增多,哆音显著改善,氧和指数明显增高,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排痰法+手法震颤优于传统的叩背排痰法,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杨宁梅谢敏杨兴华王丽陈柯李雪梅申艳玲
关键词:无自主呼吸机械通气
离线自适应技术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分析
2024年
目的 基于每周定位CT分析鼻咽癌离线自适应放射治疗(ART)过程中靶区和危及器官体积及剂量差别,探讨放疗再计划的必要性以及离线自适应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改善。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0例,进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设计,并在患者治疗时每周行CT扫描一次,将每周CT图像与原始计划CT图像刚性配准后进行变形配准,勾画出每幅CT的靶区和危及器官,比较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在放疗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将原始计划剂量映射到每周CT图像上,得出每周CT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分次剂量,与原始计划分次剂量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变形配准建立起来的变形矢量场,将每周分次剂量变形累加到计划CT图像上,得到靶区和危及器官整体剂量的分布后,比较真实实施总剂量与计划剂量的不同。在合适的时间制定新的自适应计划,与原始计划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发现头颈部轮廓缩小。在最后一次CT图像上观察,与原体积相比,GTVnx、GTVnd平均缩小了13.17%、13.95%,左腮腺、右腮腺平均缩小了17.05%、24.53%,脑干体积变化在±5%以内,脊髓体积变化在±3%以内。利用最后一周CT映射出的分次剂量,与原计划分次剂量相比,GTVnx和GTVnd的D95量差别不大,在±3%以内,左腮腺、右腮腺的D50平均升高了10.66%、12%,脑干和脊髓剂量基本无差别。患者真实实施总剂量与计划总剂量相比,GTVnx和GTVnd的D95差别均在±0.03%以内,左腮腺、右腮腺的D50平均增加了9.6%、5.1%,脑干和脊髓的总剂量无变化。经过自适应计划后,与原计划剂量相比,GTVnx和GTVnd的D95、D98、D2差别均在±2%以内,左腮腺、右腮腺的Dmean平均降低了6.76%、6.36%,脑干或脊髓剂量有所降低。结论 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位置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靶区和腮腺体积�
石先伟何英唐组阁王丽袁志任杰别俊潘荣强
关键词:鼻咽癌图像配准剂量学
桑菊饮加麻黄治疗风热型小儿咳嗽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桑菊饮加麻黄治疗风热型小儿咳嗽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9年9月应用桑菊饮加麻黄治疗风热型小儿咳嗽的25个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23例,占92%(23/25);好转1例,占4%(1/25);无效1例,占4%(1/25)。结论:桑菊饮加麻黄治疗风热型小儿咳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王伟何佳艳王云龙王娅俐王丽彭贤东
关键词:桑菊饮麻黄风热型小儿咳嗽
昏迷患者应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制定昏迷患者抢救的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07年5月—2008年5月在门诊抢救的96例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抢救;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门诊抢救的102例为实验组,按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抢救。两组患者经门诊抢救后存活患者转至或急诊手术后转至重症监护室。对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抢救时间及费用,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急诊抢救时间及急诊抢救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昏迷患者在急救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后,急诊抢救时间明显缩短,抢救费用降低;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该临床快捷护理路径符合急救护理特点。
杨宁梅候颖谢敏王丽李雪梅
关键词:昏迷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急救
综合护理联合抗抑郁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联合抗抑郁剂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干预组加用心理治疗等综合护理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ESS)和Barthel(BI)指数对患者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经过4周治疗,干预组抑郁症状明显好转(P<0.05),而对照组抑郁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均明显提高,但两组之间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帕罗西汀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
邓雪莉全凤琼杨思芸王丽王尚君
关键词:综合护理抗抑郁剂脑卒中抑郁症状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肺癌中的进展研究
2023年
在过去二十年中,我们发现了癌基因、基因抑制物和负责基因组稳定性的基因的新突变,也认识了很多其它导致肺癌发生和进展的新机制,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extracellular;traps;NETs)就是众多学者最为关注的方向之一。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多种刺激下向细胞外释放的一种纤维网络状结构。据研究,NETs在机体中具备捕捉和杀死病原体而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理作用,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NETs除了可以参与炎症、血栓形成等方面,也是肺癌形成及转移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深入探索NETs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对肺癌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NETs的形成,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肺癌转移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探讨NETs作为肺癌治疗靶点的潜能,从而为肺癌的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
王丽刘晓汪俊徐佳佩胡映雪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肺癌
2010-2012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0-2012年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数据,以口服降糖药的消耗量和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药品日均使用费用(DDC)为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三年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是阿卡波糖、格列齐特、瑞格列奈;DDDs排序前3位是盐酸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齐特;DDC最大的3位是罗格列酮、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主要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磺酰脲类药物为主。
朱丽莎朱丽莎赵光凤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在肺腺癌合并胸腔积液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GLOBOCAN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肺癌新增病例221万例,死亡180万例;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380万新发病例和320万死亡病例,肺癌(lung cancer)将高居全球癌症负担榜首[1]。非小细胞肺癌作为肺癌...
王丽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肺腺癌胸腔积液差异基因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通腑洁肠汤"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随机给予83例不全性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口服中药"通腑洁肠汤"或磷酸钠盐电解质液肠道准备,前者为中药组42例,后者为对照组41例。对比两者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过程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中药组肠道清洁程度达到优者(Ⅰ级)36例,良(Ⅱ级)4例,一般(Ⅲ级)1例,差(4级)1例,优良率达95.24%,对照组各级病例数分别为34例、3例、1例和3例,优良率为90.24%,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道准备过程中并发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水电解质紊乱、术后并发吻合口漏、切口感染的病例数分别为0例、0例、0例、0例、1例和3例1例、0例、1例、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肠道清洁作用,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采用。
王丽王丽杨宁梅
关键词:中药结直肠癌不全性肠梗阻肠道准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