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梅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杏丁
  • 1篇杏丁注射液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反应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胰腺炎患者
  • 1篇抑素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生长抑素
  • 1篇生存率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炎
  • 1篇注射
  • 1篇黏膜
  • 1篇黏膜屏障
  • 1篇晚期
  • 1篇晚期胃癌
  • 1篇晚期胃癌患者
  • 1篇胃癌

机构

  • 4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王东梅
  • 2篇敬长春
  • 1篇都广全
  • 1篇云晓静
  • 1篇周墨菊
  • 1篇吕凌燕
  • 1篇都芳鹃
  • 1篇齐有涛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4例,应用生长抑素治疗)与观察组(64例,应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肠黏膜屏障功能[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外周血D-乳酸]与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TA)、丙二醛(MDA)].结果 治疗后7 d,观察组DAO、D-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SOD与CTA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经生长抑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利于控制氧化应激反应.
王东梅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肠黏膜屏障功能氧化应激反应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研究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7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17及IL-23水平、内镜分级积分和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及IL-2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镜分级积分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内镜分级评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
云晓静王东梅白玉焕敬长春
关键词:西沙必利反流性食管炎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该联合用药方案对炎性因子、辅助型T细胞1(T helper 1 cell,Th1)和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自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5.25±2.42)岁,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65.33±2.3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行联合治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为59.09%(26/44),观察组DCR为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37)。治疗后,对照组癌相关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及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水平分别为(9.20±4.23)U/ml、(2.53±0.41)μg/L、(61.75±14.25)U/ml,观察组CA19-9、CEA及TSGF水平分别为(4.98±2.87)U/ml、(1.96±0.39)μg/L、(53.20±16.37)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76、6.682、2.613,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水平分别为(9.83±1.68)μg/L、(4.98±0.83)pg/ml、(5.62±1.58)μg/L、(12.83±2.41)μg/L,观察组分别为(12.45±1.65)μg/L、(6.12±1.47)pg/ml、(3.18±1.17)μg/L、(8.76±2.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80、4.479、8.232、8.428,均P<0.05)。对照组中位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3±1.31)个月、(5.10±1.39)个月,观察组分别为(5.31±0.75)个月、(9.33±2.5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37、9.691,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更好,同时在治疗期间并不会
齐有涛王东梅白玉焕孔令甲敬长春计蓓
关键词:晚期胃癌疗效生存率
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2008年
目的观察超剂量杏丁注射液观察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杏丁注射液30mL静滴,2次/d,其他治疗措施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曲克芦丁注射液1g加入5%葡萄糖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次/d,予以相应脱水、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及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出血倾向及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杏丁注射液有明显神经功能改善作用。
都广全都芳鹃吕凌燕周墨菊王东梅
关键词:杏丁注射液脑梗死超剂量急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