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自勉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师德困境及其重建的国家意义被引量:8
- 2009年
- 师德困境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种具有类型化的精神现象,它虽然与个体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由于社会关系与价值秩序出现了裂隙。因此,所谓师德重建,不仅是如何更新教育方式与合理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要创造正派社会风气,尤其是要在各种职业制度之上,建立起对公共道德风险的有效预警和惩罚机制,使师德的自我引导与践行有可普遍依托的制度伦理基础。所以,师德重建的重要意义集中表现为它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增强性作用。
- 潘自勉
- 关键词:师德核心价值观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认知社会关系
-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及系统动力学探析被引量:1
- 2016年
- 论文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技术创新理论,吸取系统论、控制论、耗散了理论、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统摄,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学普及"为指导对创新内涵及其具体表征作了浓缩式的概括和阐述,对六种(科学、技术、管理、制度、产品、服务)创新层面的运作机理做了系统的分析。论文结合中国实际,通过对典型行业、企业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将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视为一个开放系统,研究这个系统的结构、环境特征及其有效运行的可靠条件。论文有助于为实施创新战略提供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种系统深入的综合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论文的创新在于:系统导向,即着眼于系统整体优化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多学科交融。
- 刘军琦潘自勉
- 关键词: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
- 公民伦理与公共秩序——基于当前政府行政伦理状况的理论思考被引量:4
- 2011年
- 现代社会公共秩序的核心是个体自由,而其价值表现则是公民伦理。我国公民伦理思想的历史积累并不丰厚,与此相关的公民社会亦不成熟,因而现实公共秩序及其规则的形成主要依靠传统习俗与权力意志,这导致现代公民伦理成长的孱弱性和漫长性。在现阶段,消费政治欲望的增长给公共秩序的结构转型带来了双重任务:社会重建与权力重建,两者并无先后轻重之分,只有如何应对之别。
- 潘自勉
- 关键词:公民伦理公共秩序公共权力公共伦理
- 论现代大学精神之重建被引量:6
- 2007年
- 现代大学精神的重建是我国社会价值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密切相关。国家治理观念的转变正在日益凸显大学的社会功能。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面前,我们一方面需要深化高教体制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思维创新,使我中华民族之复兴奠基于多元文化的互补与交融之中。
- 潘自勉
-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