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玲 作品数:6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皖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危重症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过程中护生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深入了解护生在危重症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方法 2014年7-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参加高仿真模拟教学课题类实验研究的17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焦点小组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借助NVivo8.0软件,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护生在危重症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即情景仿真可激发学习兴趣、环境仿真可提供安全的实践、实训仿真使应对充满信心。结论危重症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为护生提供了无风险、逼真的实践环境,可活跃学习气氛,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综合能力。 赵爱平 潘玲玲 郑微艳 袁晓玲关键词:危重症护理 护生 高仿真模拟人应用于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评价高仿真模拟教学在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至2013年,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Knowledge、CBM、万方和CNKI中关于医务人员使用高仿真模拟人开展心肺复苏培训的随机对照实验和类实验研究,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类实验研究及1项RCT。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不高。6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高仿真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心肺复苏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高仿真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掌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仿真模拟教学在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掌握方面是积极有效的,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但在理论知识的获得以及满意度、自信心方面仍需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潘玲玲 赵爱平 戚倩 成磊 袁晓玲 郑微燕关键词:高仿真模拟人 心肺复苏 知识 高级模拟人在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4年 危重症护理,是指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护理技术的综合[1].是一门涵盖了临床各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救护理论及常用急救和监测技术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2].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专业素质,是危重症临床教学探讨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由于未获得执业资格许可,临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致使学生临床动手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 潘玲玲 赵爱平关键词:危重症 护理教育 应用高级模拟人开展危重症护理教学的方案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高级模拟人开展危重症护理教学的方案,以期为高仿真模拟教学和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法,初步确立应用高级模拟人开展危重症护理教学方案基本框架,并运用专家现场咨询法论证教学方案的总体可行性。结果专家咨询权威系数Cr=0.868,专家对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判断变异系数均<0.5,最终确立应用高级模拟人开展危重症护理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师资、教学评价,其中,教学安排部分由模块、具体教学结构、时间安排、内容、形式、教师人数等6个部分构成。结论应用高级模拟人开展危重症护理教学方案严谨,有较强可行性,可应用于临床教学模拟实训。 潘玲玲 赵爱平 郑微艳 杨艳 袁晓玲关键词:危重症护理 教学方案 高级模拟人在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护理模拟教学方案在护生实习期间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1名本科实习护生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4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37名采用危重症护理模拟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验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准备、情景模拟、总结反馈、书写反思日记等。实训结束后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实训后,实验组护生操作考核得分较对照组高(P<0.01),两组理论及操作考核得分均较实训前提高(P<0.01);实验组学生第一次实训与第三次实训后综合表现得分比较,第三次实训后各维度与总维度得分均较第一次实训后高(P<0.05或P<0.01);实验组所有学生对危重症护理模拟实训总体效果满意率为100%。结论危重症护理模拟教学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有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潘玲玲 赵爱平 袁莉萍 郑微艳 袁晓玲关键词:危重症护理 护理教学 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医院安全氛围的认同感调查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医院安全氛围的认同感,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量表(C-HSCS)对76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从管理支持、安全工作的阻碍、反馈和培训、工作场所的清洁度和整洁度、安全管理中的冲突和沟通等5个维度对医院安全氛围现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C-HSCS量表的总体信度为0.92,护士对医院安全氛围认同度的总体均分为4.00±0.56;得分最低的2个维度分别是安全工作的阻碍(2.85±1.04)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度和整洁度(3.55±1.08),其中单条目得分最低的是工作任务不繁重和护士配备充足(2.51±1.21和2.64±1.25)。不同年龄、护龄、科室及职称的护理人员对医院安全氛围认同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士对医院安全氛围认同感较好,构建医院安全氛围的重点应转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构建良好职业环境方面;在医院安全氛围的塑造中,应当充分发挥青年护士乐观积极的优势,鼓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充分共同审视安全隐患;急危重症科室是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管理的重点。 钱萍 奚慧琴 潘玲玲 张婷 顾崎 王捷关键词:护士 血源性职业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