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建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贫血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增生
  • 1篇增生异常综合...
  • 1篇综合征
  • 1篇激素
  • 1篇骨髓
  • 1篇骨髓增生
  • 1篇骨髓增生异常
  • 1篇骨髓增生异常...
  • 1篇病例
  • 1篇病例分析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韩风
  • 3篇潘建
  • 2篇肖青
  • 2篇胡妮妮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再生障碍性贫血2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将近6年来我院住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病例276例从发病前接触有毒物质时间、是否服药及时间,确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红细胞的比例、骨髓中淋巴细胞与红细胞的比例,患者对加用激素和未加用激素的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有毒物质接触(尤其是黏合剂中的苯)导致再障的病例有增加趋势,其发病与毒物接触时间长短无关。确诊时,当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淋巴细胞:红细胞比例>2∶1时,临床表现较重;当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相对活跃、淋巴细胞比例少,红细胞:淋巴细胞>2∶1时,临床表现轻微。在有毒物质所致再障病例中,应用激素加安雄治疗有效,有效率为45.16%。结论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工业中有毒物质导致再障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其发病与接触毒物时间无相关性,提示其发病与个体异质性有关。而且,小剂量激素对毒物所致再障治疗有效,说明其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肖青胡妮妮潘建韩风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激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2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总结了276例再障碍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方法:将6年我院住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病例276例从发病前接触的有毒物质时间、是否服药及时间,再障碍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红细胞的比例、骨髓中淋巴细...
肖青胡妮妮潘建韩风
文献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MDS的临床体征 ,实验室血象及骨髓象的检查 ,治疗方法。结果 完全缓解为 2 3% ,部分缓解为 30 8% ,未缓解为 4 6 2 % ,有效率为 5 3 8%。
兰开凤熊代国韩风潘建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例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