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中空纤维膜吸收器多釜串联传质模型
- 中空纤维膜吸收器壳程非理想流动会对传质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建立了多釜串联(m-CSTR)传质模型以描述中空纤维壳程非理想流动,并预测了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总传质系数,通过模型预测与实验比较发现,多釜串联传质模型可以较为准确...
- 郭翰飞任钟旗游伟张卫东高坚
- 关键词:中空纤维膜多釜串联传质模型
- 文献传递
- 中空纤维膜吸收过程多釜串联传质模型被引量:2
- 2007年
- 建立了一个可用于描述中空纤维壳程非理想流动的全混釜多级(多釜)串联传质模型,研究了中空纤维膜吸收器壳程非理想流动对其传质性能的影响,并对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总传质系数进行了估算.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多釜串联传质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传质性能,有助于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设计与优化.
- 张卫东游伟郭翰飞高坚任钟旗
- 关键词:多釜串联
- 膜吸收过程孔隙率对传质性能的影响及非理想流动模型化研究
- 膜吸收技术是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吸收技术相耦合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在膜吸收过程中,气液两相分别在膜两侧独立流动,在膜微孔处接触并发生传质。与传统吸收过程相比,该技术具有传质比表面积大、传质速率速率快、两相流量可任意改变等优...
- 游伟
- 关键词:孔隙率膜接触器
- 文献传递
- 酸性气体膜吸收过程中浓差极化实验研究
- <正>膜吸收技术是将膜技术与吸收技术相耦合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该技术利用中空纤维微孔膜将气、液两相分隔在膜的两侧,气液两相在膜孔开口处膜接触传质。由于气液两相在膜两侧独立流动,因此膜吸收技术克服了传统塔器吸收设备中的液泛...
- 张卫东游伟任钟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