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安璞
- 作品数:20 被引量:27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西南地区大气中硫的化学特性及其对降雨的贡献率
- 1993年
- 1987—1989年春秋季在西南重庆、贵阳、成都和广元等地区采集大气颗粒物和雨水样品,测定了其中S和SO_4^(2-)。探讨了颗粒物中S在粗细粒中的分布及水溶性S的百分比,估算了大气中S在气相(SO_2)、液相(H_2SO_4)及固相(SO_4^(2-))中的分配比例,得知颗粒物中S对降雨的贡献率为18~50%。
- 汪安璞杨淑兰
- 关键词:硫降雨酸雨
- 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进展被引量:14
- 1994年
- 本文综合介绍了二十年来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发展概况.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包括了环境分析监测方法、标准参考物质、环境分析方法、形态分析、采样技术与分析测试仪器化等方面.环境污染化学包括了有关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化学问题的研究.着重对大气污染物表征、迁移和转化、化学模式和重金属、有机物的水环境化学、水环境中金属烷基化以及土壤中农药等环境化学研究.有关污染生态效应中的化学集中介绍了硒与地方病环境因素关系及有毒有机物、致癌物分子结构和它们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污染控制化学方面重点介绍了絮凝剂、催化剂、膜材料、吸附剂等化学研究及湿式氧化,排烟脱硫等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及铬、铅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 刘静宜汪安璞陈定茂金龙珠
- 关键词:环境化学
- 北京大气气溶胶单个颗粒的化学表征被引量:74
- 1996年
- 用安德逊分级采样器采集京郊三个点(北辛安、冷泉村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大气气溶胶颗粒.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观察和分析单个颗粒的形貌和元素成分,对粗细颗粒分别进行了X射线物相分析.通过对颗粒的形貌、组分和化合物形态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细粒样品中常含有较多的铁或铵的硫酸盐及氯化铵.粗粒样品中则主要为矿物物质如石英、方解石、石膏、白云石和一些粘土矿物.圆形颗粒可能是煤的燃烧产物,许多不规则形的颗粒大多来源于土壤和砂石,也有些是钢铁工业的特征物质.
- 汪安璞杨淑兰沙因
- 关键词:气溶胶化学特性
- 电厂煤飞灰单个颗粒的化学表征被引量:15
- 1996年
- 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对电厂煤飞灰单个颗粒进行了形貌、粒度和化学组成的观察与分析,用x射线衍射鉴定了煤飞灰粗细颗粒中元素存在的化学形态(化合物或物相),结果表明;煤飞灰中有较多球形颗粒,还有一些不规则形颗粒,主要含有Si,AlCa,Fe,S,K等,不同形貌、大小颗粒中的组分含量差别较大,但大多以硅铝酸盐为基体,其它元素分布在颗粒表层(约1μm)中,粗细颗粒中均有石英和氧化铁,但粗粒中还富含Ca和Fe的碳酸盐和Ca,Mg的硫酸盐及一些粘土矿物;而细粒中除富含,Fe的各种氧化物外,还含有Fe的硫酸盐和一些氯化物.煤飞灰中Ca和S的水溶性最大,其水溶物是硫酸钙,不溶物基本上保持煤飞灰固有的组分.
- 汪安璞杨淑兰沙因王昕章佩群卢向丽
- 关键词:煤飞灰颗粒物化学特征
- 跨世纪环境化学展望
- 刘静宜汪安璞陈定茂祝心如
- 关键词:环境化学环境污染生态环境
- 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被引量:114
- 1999年
- 本文概述了近年大气气溶胶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大气气溶胶的表征、大气化学过程与气候变化、健康效应等的概况.阐明了当今大气气溶胶研究的趋向,主要着重于PM_(10)和PM_(2.5)细颗粒(可吸入颗粒物或二次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与环境行为、生态效应,更重视气溶胶的非均相化学反应过程;其研究范围,从平流层向对流层发展,并密切结合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等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大气气溶胶化学已成为当今大气化学研究最前沿的领域.
- 汪安璞
- 关键词:气溶胶颗粒物污染物质
- 用核子微探针进行单个大气颗粒物的分析被引量:13
- 1995年
- 本文对单个大气颗粒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用核子微探针对首钢地区单个大气颗粒物进行了扫描分析.用三维等高线法给出了各种元素在一群单个大气颗粒物中的二维分布,从一群单个大气颗粒物中各元素的二维分布可对首钢地区大气污染的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研究.
- 沙因石践章佩群谷英梅朱节清汪安璞杨淑兰
- 关键词:颗粒物空气污染
- 京津地区大气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 陈宗良苏维瀚汪安璞赵殿伍杨文襄钟晋贤沈迪新赵志
- 该项成果研究了京、津、蓟区域大气污染特征,指出了大气污染对生态、人体健康、能见度及对文化古迹的影响。其主要内容:1.京津地区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对能见度的影响;2.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鉴别;3.燕山地区大气化学污染...
- 关键词:
- 关键词:污染特征大气污染
- 我国大气污染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1994年
- 本文综述了我国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概况。阐明了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表征研究,包括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环境化学行为;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归宿的规律,包括化学过程和大气化学模式的研究等。介绍了某些大气污染物的特殊分析测试方法和采样技术,对今后发展大气化学的展望和战略作了讨论。
- 汪安璞
- 关键词:大气化学空气污染大气环境
- 西南地区大气颗粒物中的人为来源元素及与降雨中元素组成的关系被引量:5
- 1991年
- 根据西南地区城郊区和偏远地区1989年春秋季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浓度和地面土中元素的丰度探讨了颗粒物中元素的人为来源贡献率及地面土的元素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硫在该地区的贡献率都在98%以上,其它元素随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地面土基本上未受人为污染。根据大气颗粒物中14种元素的浓度及其可溶性元素的百分数,用差别因子比较了雨水与颗粒物中相应元素的关系,对雨水中元素可能的来源作了讨论。
- 汪安璞杨淑兰
- 关键词:颗粒物污染源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