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安中
- 作品数:21 被引量:20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汹涌澎湃的“农民市场潮”
- 1997年
- 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迁移,不论是因为战争、饥荒、瘟疫,还是其他原因,虽然负效应极大,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却又为以后的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带来难估量的积极效应。中国自90年代所形成的人口大流动、大迁移,由于它是出于经济、文化的社会势能的差势流动,更是远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流动的影响都要巨大、深远。
- 汤安中
- 关键词:超稳定农村社会结构农业社会
- 关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解读与思考
- 2003年
- 汤安中
-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 读不懂个私经济,还是读不懂中国,读不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2000年
- “个私经济”是一本很难读的书,我们只有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阅读,真正、充分地肯定它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才算真正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汤安中
- 关键词:市场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产
- 家庭联产承包制这朵花衰败了吗?被引量:1
- 1999年
- 目前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90年代的中国农业“低而不稳”的病根,“家庭联产制所解放出来的个人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已发挥到了一个极限.”我不同意此种说法.一、90年中国农业是“低增长”吗?所谓的“农业低增长”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要是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农业增长速度变得缓慢了、但不可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即那个时期的农业增长属于历史上的超常规发展时期,其中很大部分的增长系恢复性的,那种超常规速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亦极其罕见.因此,看一个国家农业的增长速度怎样,要放在正常情况下作比较.从当代各国农业发展史考察,增长率保持在2-3%,就相当不错了.
- 汤安中
-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制农业发展史农业科技人员粮食生产中国农业
- 论负债发展经济
- 1986年
-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走负债发展经济的道路。显然,这个结论很难为多数人所接受,我愿冒'离经'之名,详陈己见,聆听指教。一、负债的客观必要性在资本主义初期,当生产向着规模巨大的社会化进军时,资本的不足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于是,'公债成了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列宁全集第31卷435页)。对现代资本主义来说,它仍然是最重要的积累手段之一。马克思指出,国债制度就是'公共信用制度'而信用制度是'一种崭新的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而形成起来。起初它作为积累的小小助手不声不响地挤了进来……最后。
- 汤安中
- 关键词:国内公债国家公债发展经济信用制度负债发展
- 汹涌澎湃的“农民市场潮”(续完)
- 1998年
- 四、农民改写了自己的历史第四个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经济效应是:农民市场潮的兴起,不仅改写了农村的社会现实,也改写了农民自己的历史,它激励农民重新勾画家乡的经济蓝图。马克思有一句历史唯物主义名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农民市场潮以丰富多彩的笔调,改写了农村社会现实,
- 汤安中
- 关键词:农民运动社会现实经济蓝图创造环境
- 全文增补中
- 论金融体制的过渡型目标——兼论梯度目标控制
- 1986年
- 近一、二年来,金融界及理论界对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作了大量探讨。本文准备就金融体制的总目标谈一些不成熟看法。一我们见到不少讨论金融体制改革的文章,虽然从理论讲是正确的,但从目前时期而论,并不具备现实性。这种矛盾之所以出现,往往是把将来可以做与目前一个时期可以做这二者相混淆,换句话说,就是混淆了过渡型目标与完成型目标。
- 汤安中
-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经济手段
- 警惕欠发达农村的边缘化被引量:1
- 2004年
- 在经济发达的农村,一家一户的农业通过多种多样的灵活方式、组织形式,彻底摆脱了自给、封闭、停滞不前的态势,积极而成功地融入了全国的市场经济中,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可谓一片欣欣向荣。随着农业的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稳居首位,农业比较利益的高收入及对科技潜力的认知。
- 汤安中
- 关键词:欠发达农村边缘化农业产品财政政策
- 论储蓄和储蓄存款的运用
- 1983年
- 近几年,我国城乡储蓄存款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存款余额大幅度增长。二是储蓄存款在各项存款中的比重明显上升。三是储蓄存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在发生上述变化的同时,议论也相应而起。对此,一经济和金融理论界已经有过不少评议,但认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究竟储蓄大发展是否正常,消费资金能否转化为积累基金使用,我们试做一些分析。
- 汤安中丁畅敏
- 关键词:储蓄存款储蓄增长消费基金积累基金两大部类基金使用
- 权力主导型分税制的内在缺陷及完善思路被引量:14
- 2006年
- 我国现行的分税制其内在机理是一种权利主导型的分税制,它过早、过快、过高地将财权集中于中央,对转型中的地方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性,并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出现异化。它忽视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极为突出、最大量的事权仍在下面这一事实,过高地将财力向中央集中,必然形成财权与事权的逆行。要完善分税制,必须彻底地摆脱计划经济的“统制”观,树立起分配的生产观,并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层级。
- 张宗斌汤安中
- 关键词:分税制财权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