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贞
-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围生儿预后。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 2 1例双胎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 (IC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与同期双胎非ICP进行比较。结果 :(1)双胎ICP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比双胎非ICP显著增加。 (2 )在双胎ICP组 ,死亡围生儿平均孕周比对照组显著延长 ,平均体重亦显著重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诊断 。
- 汤一贞郑九生姚力安
- 关键词:双胎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预后
- 剖宫产术后几种特殊并发症被引量:35
- 2003年
- 黄维新郑九生汤一贞
-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症
- 胎儿生物物理相测定132例临床分析
- 2000年
- 目的 :论证生物物理相测定对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意义。方法 :用胎心监护仪作NST试验 ,用B超观察FBM、FM、FT、AFV ,该 5个指标联合用于监测胎儿宫内状态。结果 :新生儿Apgar评分 ,NST符合率为 19.70 % ,而生物物理相为 6 2 .12 % ,P <0 .0 1;羊水变化NST符合率为 34.0 9% ,而生物物理相为 5 5 .30 % ,P <0 .0 1。胎婴儿出生前后的NST、FBM、FM、FT缺氧符合率顺序分别为 33 .33%、6 5 .15 %、75 .76 %、82 .5 8%。生物物理相应用前后NST异常剖宫产分别为 5 2 .9%和 41.2 %。结论 :生物物理相测定能提高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准确性 ,减少产科处理的盲目性和剖宫产率。
- 汤一贞刘惠如姚力安
- 关键词:胎儿窘迫胎儿监测
- 胎心率基线平直的临床意义探讨
- 目的:我们将胎心率基线平直的产妇与胎心率基线正常的产妇作了随机对照。方法:资料来源胎心率基线平直组(下简称平直组)的产妇199例与胎心率基线正常组的产妇300例,都是在本院分娩并于临产前作了NST胎心临护。结果:平直组与...
- 姚力安汤一贞
- 关键词:脐带异常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头颅B超300例临床分析
- 目的为探讨我省新生儿头颅B超筛查对象。方法使用东芝SSA-240A型超声诊断仪,对我院分娩及NICU住院的新生儿随机抽取早产儿、高危新生儿、正常新生儿各100例(共300 例)行新生儿头颅B超检查,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
- 习彬蓉唐文燕汤一贞谭玮汪春李惠明
- 关键词:高危组高危新生儿颅脑损伤
- 文献传递
- 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5例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5例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并发前置血管破裂,均在分娩前或分娩中发生胎膜破裂和阴道出血,并于出血后短时间内出现胎儿窘迫。4例中(1例双胎)5个胎儿仅获1个活婴,且重度窒息。结论本病对围产儿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处理的关键主要是迅速终止妊娠,并做好新生儿抢救和输血准备。
- 黄欧平刘淮汤一贞习斌蓉
- 关键词:脐带帆状附着脐血管前置血管胎儿窘迫
- 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263例的临床分析
- 1998年
- 为了观察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疗效,本文统计了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263例49d的孕妇,用本方法终止妊娠的流产率,为今后更广泛地应用打下基础,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停经49d,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年...
- 向允媛王剑媚汤一贞
- 关键词:终止妊娠米非司酮
- 高危妊娠联合监测的评价
- 1999年
- 目的 观察及评估不同监测技术对高危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104 例高危妊娠。包括: 妊高症25 例(24 % )过期妊娠38 例(366 % ) 及其他,41 例(394 % ) 均分别及联合用下列技术进行监测:(1) 胎动计数的自我监护;(2) 羊水监护;(3) N S T( 胎儿监护仪) ;(4) 脐血流超产多普勒,并将产前一周内最后一次的监测结果与胎儿出生后一分钟内的 Apgar 评分相对照。结果 在四种单项监测技术中, 胎动计数的监测效果较为理想,它具有简易可行,比较可靠,围产监测技术中均存在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有待进一步解决。结论 对于降低假阴性率,认为主要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多种监测技术进行联合和动态的监测。
- 汤一贞刘惠如向允媛
- 关键词:高危妊娠围产期胎儿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 1989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剖宫产术中出血 >10 0 0ml的病例 14 5例 ,所有病例分为A、B两组 ,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 ,A组采用增加缩宫素用量及按摩子宫或加用乙醚 ,B组除增加缩宫素用量及按摩子宫外 ,再加用卡孕栓舌下含化或塞肛门。对胎盘剥离面广泛渗血者 ,A组采用纱布块直接压迫 ,B组为明胶海绵加凝血酶覆盖创面后再加纱布块压迫。结果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 ,占 36 .5 5 %。其次为胎盘粘连 ,占 2 4 .14 %。B组的子宫切除率与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与许多因素有关 ,最主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粘连 ,术中加强宫缩、及时缝合、凝血酶加压迫止血的应用及全身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减少子宫切除及术后贫血的发生。
- 蔡庆华雷钧汤一贞
- 关键词:剖宫产出血病例分析
- B超预测胎儿体重的临床观察
- 2003年
- 刘惠如李惠明汤一贞
- 关键词:胎儿体重B超检查胎儿双顶径腹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