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池蓉

作品数:22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科研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护理
  • 10篇妇幼
  • 9篇专科
  • 9篇妇幼专科
  • 8篇门诊
  • 7篇护士
  • 6篇护理门诊
  • 3篇医院护士
  • 2篇医院管理
  • 2篇孕妇
  • 2篇人文
  • 2篇社会
  • 2篇社会需求
  • 2篇咨询门诊
  • 2篇临床护理
  • 2篇满意度
  • 2篇护理人员
  • 2篇健康
  • 2篇干预
  • 2篇产后

机构

  • 17篇福建省妇幼保...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池蓉
  • 9篇钱小芳
  • 8篇江秀敏
  • 8篇刘桂华
  • 5篇张水治
  • 5篇陈起燕
  • 5篇郭胜斌
  • 1篇林素桃
  • 1篇刘晨音
  • 1篇魏慧娟
  • 1篇林艳
  • 1篇李琼兰
  • 1篇肖云珍
  • 1篇苏晓娟

传媒

  • 9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全国门急诊护...
  • 1篇全国门急诊护...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妇幼专科医院护士心理韧性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护士心理韧性、社会支持水平和应对方式状况,初步探讨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相关性,为制订相关政策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妇幼专科医院564名临床护士为对象,于2021年9~12月用中国版CD-RISC心理韧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韧性总均分为66.7±17.1分;社会支持总均分为70.5±11.1分,处于较高水平;积极应对得分为36.4±6.2分、消极应对得分为29.0±7.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在科室、职称及年龄是影响护士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与产科相比,急诊科、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得分较低(t=-3.44、-2.48,P均<0.05);职称越高,心理韧性得分越高(t=3.08,P<0.01);年龄越大,心理韧性得分越低(t=-2.31,P<0.05)。护士心理韧性及其维度得分、社会支持及其维度得分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均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护士心理韧性及其维度均与社会支持及其维度呈正相关。结论某三甲妇幼专科医院护士心理韧性得分水平中等,社会支持得分水平较高,建议改善护士应对能力、提高护士的社会支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护士心理韧性。
池蓉江秀敏郭胜斌郑清香陈晓倩刘桂华
关键词: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护士
妇幼专科护理咨询门诊的现状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我院自2007年11月开设妇幼专科护理门诊以来的4939例就诊患者咨询过程和护士的“坐诊”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门诊服务改进策略,以期为丰富和发展妇幼专科护理门诊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提供依据。
钱小芳刘桂华池蓉
关键词:妇幼专科临床护理门诊工作
文献传递
某三甲妇幼专科医院护士经历工作创伤事件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某三甲妇幼专科医院护士在经历工作创伤事件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现状及采取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本院36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埃森创伤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通过是否发生PTSD将护士分成发生PTSD组和未发生PTSD组,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的360名护士在工作中均经历过工作创伤事件,其中发生PTSD护士占11.39%;发生PTSD护士的平均年龄为(30.86±7.90)岁,低于未发生组(P<0.05);护士经历工作创伤事件后,在是否采取自我调解、找朋友倾诉等应对方式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头昏、心跳加速等躯体不适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最糟糕事件造成的痛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经历的工作创伤事件,均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经历过工作创伤事件的护士,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事件对护士造成的影响,以保障其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池蓉江秀敏郭胜斌郑清香陈晓倩刘桂华
关键词: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
某妇幼专科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某妇幼专科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用自制问卷、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及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省级妇幼专科医院护士537人进行调查。得分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16.2±16.0)分,得分率80.1%;护士自我效能与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呈正相关(r=0.476,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自我效能、从事护理工作态度、同事关心和工作年限有关。结论某妇幼专科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良好;人文关怀品质受自我效能、从事工作态度、同事关心和工作年限等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培训,以提高护士人文关怀品质。
许莹江秀敏陈晓倩池蓉
关键词:护士人文关怀自我效能
某妇幼三甲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对策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某三甲妇幼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甲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93.1±15.3)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儿科、综合科室、护理管理岗位和产科,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R=0.209)。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科室、岗位和待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提升护理人员抗压能力、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建设和稳定护理队伍的重要举措。
池蓉刘桂华苏晓娟江秀敏
关键词:护士工作满意度医院管理
门诊“坐诊”人员业务能力需求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研究门诊“坐诊”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323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历不是评价护理人员门诊条件和能力的唯一标准。应既有接受高等教育,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与经验者,才具备“坐诊”条件。[结论]综合能力评价是衡量护士是否具备坐诊条件和能力的主要依据;“坐诊”门诊能力应与医院的业务范围相对应;护理人员门诊能力的充分发挥,法律应给予授“权”和界定。
钱小芳陈起燕张水治池蓉
关键词:医护人员护理人员护理门诊执业资格
新生儿“120”模拟出诊途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2008年
目的:充分认识新生儿转诊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方法:采用模拟病例实战演练。结果:由于路途的颠簸,抢救设备仪器是否固定平稳,直接影响婴儿转诊途中的安全;车内各种器材、药品是否归类放置、易于取用,影响到对婴儿出现危象时进行应急处理的时效;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危象出现频率高,医护人员沿途需进行应急处理时,个人安全防护带是否妥当使用直接影响到婴儿危象出现时能否及时得以处理。结论:新生儿转运途中,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各种管道、抢救器械应固定牢靠,是确保婴儿转诊途中安全的主要因素;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带的妥当使用,是危重新生儿转诊途中危象出现时能得以及时救治的保证。
钱小芳池蓉肖云珍
关键词:模拟演练
妇幼专科护理咨询门诊的现状与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妇幼专科护理门诊服务质量的改进策略。方法回顾2007年11月至2011年10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幼专科护理门诊4 939例患者咨询过程,分析护士的"坐诊"现状。结果护理门诊咨询内容涉及面广,"坐诊"护士压力日趋增大,专职护士紧缺;护理门诊病历书写欠规范;护士外语水平较差。结论加强护理门诊管理,建议实行渐进式"坐诊"制度,注重能力培养和自身心理调适,提高坐诊质量。
钱小芳刘桂华池蓉
关键词:妇幼卫生护理门诊专科护理咨询门诊
妇幼专科医院护理人员流失原因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妇幼专科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2012—2014年离职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编制外护士离职是妇幼专科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的主要人群。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大、考入其他单位编制内和家庭因素,3年报告率分别为41.3%、38.1%和36.5%。54.0%离职护士建议增加发展机会。结论提高编制外护士待遇,增加转正机会等、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升护理人员抗压能力、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建设和稳定护理队伍的重要举措;稳定护理队伍不仅能促使医院的发展,也是提升护理质量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池蓉刘桂华
关键词:护理人员流失率医院管理
设立妇幼专科护理门诊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8
2005年
目的探讨设立妇幼专科护理门诊的可行性。方法对491例门诊就诊对象进行护理门诊社会需求调查,应用EPIinfo6.0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00%调查对象认为医院应该设立护理门诊以满足就医者的健康咨询。结论有病就医已不再是人们到医院的惟一目的。设立护理门诊可满足就诊者多元化的需求;护理学科的发展现状能够满足护理门诊的需求;护理门诊的设立将强化医疗门诊作用。
钱小芳陈起燕张水治池蓉
关键词:妇幼专科护理门诊社会需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