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伟廷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大部切除
  • 1篇胆囊大部切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 1篇多器官损伤
  • 1篇性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可溶性
  • 1篇血清可溶性细...
  • 1篇血清可溶性细...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因子表达
  • 1篇增殖
  • 1篇诊治
  • 1篇诊治经验
  • 1篇直肠

机构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江伟廷
  • 3篇寇玉彬
  • 1篇曾小兵
  • 1篇陆宝华
  • 1篇陈小平
  • 1篇耿春华
  • 1篇曹廷虎
  • 1篇陈翔
  • 1篇袁杰
  • 1篇钮静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华蟾素下调磷酸化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的同源基因调控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被引量:3
2019年
华蟾素是传统中药制剂,对乳腺癌、肝癌、胃癌等肿瘤有较好的疗效[1]。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是一种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蛋白,PTEN的突变或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华蟾素与乳腺癌PTEN之间的相关性。
陆运松寇玉彬江伟廷耿春华朱永其陈小平
关键词:雷帕霉素靶蛋白磷酸酶活性乳腺癌华蟾素癌细胞增殖蛋白激酶B
老年结直肠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炎性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在老年结直肠癌(CRC)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76例老年CRC患者(老年CRC组)及32例中青年CRC患者(中青年CRC组)手术前后外周血中sICAM-1、CRP和IL-17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意义,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不同年龄CRC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sICAM-1和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二者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中青年CRC组术后及老年CRC组术前、术后CRP水平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CRC组术前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青年CRC组术前和术后血清sICAM-1和IL-17水平与老年CR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RC患者中sICAM-1水平在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水平在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伴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TNM分期等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在浸润深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ICAM-1、CRP和IL-17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CRC的侵袭转移过程,在预测老年CRC患者发展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陈翔陆宝华袁杰江伟廷梁发东钮静曾小兵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肿瘤分期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一组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病例的术后随访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随访观察一组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病例的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3年12月97例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术后随访时间最长8年余,最短为6个月。随访期内行腹部彩超、CT、MRI等检查。结果术后右上腹疼痛者9例,3例因胆囊结石残留二次行胆囊残株切除术,无胆总管狭窄等严重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对某些病例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结石残留的胆囊残株炎病例仍需二次手术切除残留的胆囊。
江伟廷杨志英寇玉彬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囊大部切除术手术随访
膀胱颈部横断合并膜部尿道断裂的诊治经验被引量:2
2012年
膀胱损伤和后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多由外伤所致,尤其合并骨盆骨折时,这类损伤大多较为典型也同时会合并多器官损伤(肝脏、脾脏、肠管等)。早期、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预防后期尿失禁、尿道狭窄、尿瘘、感染等并发症的关键。膀胱颈部横断合并膜部尿道断裂却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由外伤所致的膀胱颈部横断合并膜部尿道断裂,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早期治疗较为合理、有效的方法。
曹廷虎寇玉彬江伟廷
关键词:尿道断裂膀胱颈部诊治经验膜部后尿道损伤多器官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