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玉江

作品数:32 被引量:632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篇骨折
  • 14篇股骨
  • 8篇颈骨
  • 8篇颈骨折
  • 8篇骨折固定
  • 8篇骨折固定术
  • 8篇股骨颈
  • 8篇股骨颈骨折
  • 8篇固定术
  • 6篇手术
  • 6篇关节
  • 5篇胫骨
  • 5篇胫骨平台
  • 5篇内固定
  • 4篇骨头
  • 4篇股骨头
  • 3篇异位骨
  • 3篇异位骨化
  • 3篇入路
  • 3篇入路治疗

机构

  • 3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北京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天津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浙江省台州恩...
  • 1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32篇毛玉江
  • 12篇王满宜
  • 10篇吴新宝
  • 8篇危杰
  • 7篇公茂琪
  • 4篇孙林
  • 4篇张伯松
  • 4篇朱仕文
  • 2篇刘洪波
  • 2篇杨明辉
  • 2篇田伟
  • 2篇李莹
  • 2篇周力
  • 2篇李庭
  • 2篇翟桂华
  • 2篇李东
  • 2篇刘刚
  • 1篇张建政
  • 1篇王满谊
  • 1篇刘国会

传媒

  • 11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第六届《中华...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治进展被引量:56
2013年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类常见骨折,可分为低能量损伤和高能量损伤,后者常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且预后较差。常用分类方法为Schatzker分型,其被广泛用于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但迄今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十几年来的相关文献,针对以下6个问题作一综述。
毛玉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高能量损伤诊治并发症发生率低能量
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止点断裂的临床特征
目的:观察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止点断裂的临床特征。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止点断裂19例,男7例,年龄15~41岁,平均24.1岁;女12例,年龄16~73岁,平均51.4岁。左侧...
马江涛毛玉江俞敏俞高峰竺丛庆张孟超
关键词:肱三头肌肌腱
文献传递
带线锚钉联合髌骨横向钻孔修复股四头肌腱骨腱结合部断裂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索带线锚钉联合髌骨横向钻孔修复股四头肌腱骨腱结合部断裂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采用带线锚钉结合髌骨横向钻孔修复治疗6例(8膝)股四头肌腱骨腱结合部位完全断裂患者,其中男5例(7膝),女1例,年龄43~74岁,平均53岁。患者外伤后均出现膝关节疼痛和无法主动伸膝,膝关节均行X线、CT、MRI检查,明确其均为股四头肌腱骨腱结合部完全断裂。手术后定时复查膝关节X线,并在术后使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单侧手术时间平均60 min,术中使用止血带,术后不放置引流,所有患者未输血。6例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15~36个月,平均26个月。6例患者(8膝)术后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79~95分,平均89分。其中1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发生感染,经过2次清创手术后愈合。结论:带线锚钉结合髌骨横向钻孔修复股四头肌腱骨腱结合部断裂缝合结构简易牢靠且效果显著。
袁建敏陶周善杨民周茂生毛玉江
关键词:股四头肌肌腱断裂带线锚钉
股骨颈骨折术中透视判断空心钉位置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在术中透视下空心钉钉头与股骨头边缘的安全距离,避免内固定物穿出股骨头.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统计30例患者术后正、侧位X线片空心钉在股骨头的实际分布情况.分析股骨头的二维垂直透视影像与三维空间结构的关系,建立立体几何公式,根据统计的分布情况进行计算,确定不同空间位置的空心钉在正位透视上应距离股骨头边缘的数值,以确保空心钉位于股骨头内.结果 空心钉处于股骨头的不同位置,即使正、侧位透视下空心钉头都在股骨头影像内,实际穿出股骨头的风险是不同的.股骨头平均直径为49.8 mm.侧位居中时,只要正位透视空心钉在股骨头影像内,就不会穿出股骨头.侧位为22.5°时,正位在22.5°以内透视下钉头应距股骨头边缘超过2.2 mm;正位〉45°时,距离应超过9.6 mm.侧位为45°时,正位在22.5°以内透视下钉头应距股骨头边缘超过8.2 mm;正位〉45°时钉头应距股骨头边缘超过17.7 mm.侧位为67.5°时,正位透视下钉头应距股骨头边缘超过23.1 mm.结论 当侧位空心钉中置时,只要正位影像下空心钉在股骨头范围内,空心钉就不会穿出股骨头.正侧位角度(尤其是侧位角度)较大时,正位透视空心钉头要距离股骨头边缘较大.
刘国会毛玉江查晔军王满宜
关键词:股骨颈
开窗减压植骨后应用外固定架牵开髋关节治疗年轻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初步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应用经股骨颈开窗、减压植骨后使用外固定架牵开髋关节间隙的手术方法治疗年轻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初步临床观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经颈开窗、减压植骨后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架牵开髋关节间隙的标准术式治疗的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5.7±9.8)(15~38)岁。其中6例为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1例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单侧)。参照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标准:Ⅱ期2例,Ⅲ期4例,Ⅳ期1例。结果随访1~12个月。7例患者术后外固定架耐受良好,未发生严重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术后6个月拆除外固定架,2例患者术后6个月通过调整外固定架恢复关节间隙,并于术后12个月拆除外固定架。术前存在轻度至中度疼痛的6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消失。7例患者均未见股骨头形态明显改变。3例患者术后12个月CT示坏死股骨头有一定修复。结论经股骨颈开窗、减压植骨后使用外固定架牵开髋关节间隙治疗年轻患者股骨头坏死可行,患者通常可以耐受外固定架带来的不适,治疗期间股骨头坏死均无进展。
毛玉江吴新宝黄雷周力伊辰刘洪波危杰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移植外固定器
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近端外展截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股骨近端外展截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8例。8例均为男性,年龄17~52岁(平均34.1岁),均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近端外展截骨DHS固定治疗。患者此次外展截骨DHS固定手术与其初次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间隔时间为4~26个月,平均10.1个月。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Pauwels角及颈干角矫正情况、肢体长度差异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240 min,平均134 min。术中出血量200~750 mL,平均为356 mL。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切口及深部感染。本组8例患者术后随访13~23个月,平均18.6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均未见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塌陷。经股骨近端外展截骨DHS固定手术治疗后,8例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处以及小粗隆截骨部位均达到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7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颈干角和Pauwels角分别由术前的113.13°±4.64°和67.50°±6.19°改善至140.75°±2.38°和40.50°±2.56°,两侧肢体长度差异由术前的(1.21±0.79)cm减少至(0.36±0.18)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66.50(65.00,69.50)分提高至97.00(92.75,99.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17.08、3.35,Z=-2.53,P值均<0.05)。结论股骨近端外展截骨结合DHS内固定术,通过矫正颈干角降低骨折端剪切力,可以有效治疗中青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手术更精准地实施。
刘刚毛玉江杨明辉王军强公茂琪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
一期开放松质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明确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清创术后一期开放松质骨植骨的可行性,了解在感染的环境条件下,开放松质骨植骨愈合的组织病理变化过程。方法新西兰白兔62只,制备双侧桡骨中段骨折,骨折端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感染性骨折模型,4周后经过X线片、病理、细菌培养来确定是否为感染。将确认为感染性骨折的47只兔,一侧桡骨行清创术并制造长度为1cm骨折端骨缺损,一期行自体松质骨植骨,伤口开放不闭合。另一侧桡骨不植骨为对照组。于第3、7天,第2、4、6、8、10、12周摄X线片,取材行EDTA脱钙,常规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学变化。术后14周处死剩余兔取材行EDTA脱钙,常规HE染色组织病理检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植骨术后第3、7天病理示绝大部分植骨条坏死。2周显示有新生骨痂生长。4周骨折愈合率:植骨组为20%,对照组为7%。6周骨愈合率分别为60%和20%。8~12周骨折愈合率分别为87%和67%。组织病理学显示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均可见缺损部位的炎症灶内有新骨形成和对松质骨条的替代过程。感染率:植骨组为13%,对照组为7%。骨痂面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期开放植骨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刘德全张伯松刘洪波高志强龚晓峰毛玉江王满宜
关键词:松质骨植骨感染性骨缺损骨折
内踝间隙随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而变化的测量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内踝间隙(media clear space,MCS)随踝关节背伸与跖屈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13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在踝关节中立位、背伸15°位、跖屈30°位的MCS及踝上间隙(superior clear space,SCS)数值,分析各组数据,并对其差异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踝关节中立位平均MCS(3.48±0.36)mm,MCS随踝关节跖屈加大而增宽。自中立位至背伸15°位,MCS平均减少0.24mm,自中立位至跖屈30°位,MCS平均增加0.39mm。MCS随踝关节跖屈而增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13例志愿者中,7例(53.8%)内踝间隙与踝上间隙的差值(media clear space-superior clear space,MCS-SCS)增加超过0.5mm,3例超过0.6mm,1例超过0.8mm。结论本文的测量证实了MCS随踝关节跖屈加大而增宽的现象,此种增宽可称之为MCS的生理性增宽。大部分MCS的生理性增宽幅度较小,部分人群存在较大幅度的增宽,可干扰对于踝关节骨折时MCS病理性增宽的判断,影响临床决策。因此,对于需要准确观察MCS是否增宽的病例,拍片时应确保踝关节处于中立位。
毛玉江李敬祥杨慎达公茂琪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后内和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本文收集了2005-2010年间我科采用后内和/或后外侧入路治疗的资料完整的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病例24例,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3月,平均28.9月。24例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愈合时间约3-5月。胫骨平台后髁...
毛玉江
关键词: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手术入路临床疗效
国产中空加压螺钉的研制及其在新鲜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危杰毛玉江王满宜翟桂华
研制过程:80年代中期AO组织应用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获得良好疗效,此方法逐渐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于1989年在国内首先应用AO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由于当...
关键词: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中空加压螺钉不锈钢材料手术器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