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磊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应用体会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总结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根据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用药方案的不同将72例行择期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应用舒芬太尼2.5μg/kg,复合组(40例)采用舒芬太尼2.0μg/kg复合右美托咪定200μg。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复合组术后2 h、6 h、12 h、24 h各时段的VAS评分、拉姆齐镇静评分(RS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累计消耗量和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显著,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及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好。
- 樊磊晏达吕志峰
- 关键词:舒芬太尼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患者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中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患者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中临床效果.方法 将乳腺手术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氯化钠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镇静效果、感觉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手术后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滞起效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要远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患者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镇痛效果,它不仅能够增强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同时也能缩短患者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樊磊马传根
- 关键词:乳腺手术罗哌卡因
- PCEA与PCIA的临床效果比较
- 2004年
- 李建英孟毛萍樊磊
- 关键词:自控静脉镇痛自控硬膜外镇痛给药途径芬太尼
- 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颈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02—2018-03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择期宫腔镜手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实施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0)、意识消失时(T1)、扩宫时(T2)和苏醒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2组患者术中发生呼吸抑制、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术后30min宫缩痛程度。结果2组T0时的HR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T2时HR和MAP较T0时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3时HR和MAP较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1、T2、T3时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呼吸抑制、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术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术中应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率低,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式。
- 樊磊吕志峰
- 关键词:羟考酮丙泊酚芬太尼
-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泌乳始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泌乳始动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10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待产的200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未予分娩镇痛,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检测产妇宫口开2~3cm(T1)、产后2h(T2)和产后6h(T3)的催产素和泌乳素。结果T1时2组产妇催产素和泌乳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T2、T3时观察组产妇的催产素和泌乳素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72h添奶次数和添奶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提升自然纯母乳喂养率。
- 樊磊晏达吕志峰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催产素泌乳素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接受人流术的孕妇分为2组,各50例。A组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B组静脉注射地佐辛。随后均静注丙泊酚。记录麻醉开始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扩宫颈时(T2)、术毕苏醒时(T3)、苏醒后10 min(T4)的SBP、Sp O2、HR。记录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清醒后5 min、10 min、20 min及离院时的VAS评分。结果 T1、T2、T3、T4时点BP、HR较T0低(P<0.05)。T1、T2时点SPO2较T0低(P<0.05)。A组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清醒后5 min、10 min、20 min和离院时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结论盐酸羟考酮复合异丙酚用于人流术镇痛效果确切。
- 樊磊吕志峰
-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地佐辛人工流产术镇痛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广基的结直肠息肉剥离术中的效果
- 2021年
- 目的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广基的结直肠息肉剥离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接受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 min、进腹时、拔管后1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 min、拔管后1 min、术后6 h、术后12 h)应激水平(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采用镇静及躁动评分(SAS)评估拔管后患者镇静程度。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插管时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1 min、进腹时、拔管后1 min的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1 min、拔管后1 min、术后6 h、术后12 h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能有效稳定其血流动力学,降低应激反应,且拔管后镇静效果好。
- 谭德谦樊磊
- 关键词:小剂量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
-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手术的麻醉体会
- 2013年
-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是目前治疗TGA的首选术式。新生儿期是手术的最佳时期。现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22例(TGA)患者行SWITCH术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 樊磊张瑞冬
- 关键词:新生儿时期麻醉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SWITCH术大动脉调转术
- 妊娠晚期心衰产妇剖宫产的麻醉处理被引量:4
- 2013年
- 妊娠合并心衰是孕产妇死亡的常见病因,严重威胁着母婴安全,需要积极控制心衰的同时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虽然现在麻醉水平、监测手段及产科诊疗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但术中风险仍然很大。2005—01—0212—01,我们共进行此类手术17例,母婴均康复出院,报道如下。
- 樊磊吕志峰
- 关键词:妊娠晚期剖宫产麻醉
-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CSEA在有剖宫产史者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分析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腰硬麻醉(CSEA)在有剖宫产史者再次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有剖宫产史再次择期拟行剖宫产术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CSEA组和联合组各49例。CSEA组孕产妇采用CSEA,联合组孕产妇先予以TAP阻滞,再采用CSEA。比较两组孕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入室至返回病房时间;比较两组孕产妇术中不同时间点(切皮时、胎儿娩出时、切子宫肌层时、缝合子宫切口时、关闭腹部切口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中各时间点(入室时、切皮时、胎儿娩出时、关闭腹部切口时)循环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不同时间点(6 h、12 h、24 h)静息状态VAS评分,初次及第二次按压子宫时VAS评分;比较两组孕产妇术后24 h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泌乳情况(初始泌乳时间、48 h泌乳量)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联合组孕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入室至返回病房时间分别为(2.60±0.75)min、(147.62±19.30)min,明显短于CSEA组的(4.00±0.58)min、(155.40±16.1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孕产妇术中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S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入室时、切皮时、胎儿娩出时、关闭腹部切口时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孕产妇术后6 h、12 h、24 h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SEA组,初次、第二次按压子宫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S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孕产妇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为(4.89±1.51)次,明显少于CSEA组的(7.25±2.38)次,初始泌乳时间为(19.94±6.28)h,明显早于CSEA组的(38.82±9.6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孕产妇的不良反应�
- 樊磊张小伟吕志峰
- 关键词:剖宫产腹横肌平面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