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荆芬
- 作品数:18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柴葛口服液的抗菌作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柴葛口服液的抗菌效果。方法 通过体外抗菌和杀菌、动物体内局部和全身感染模型的抗感染试验 ,观察柴葛口服液的抗菌效果。结果 抗肺炎双球菌致大白鼠呼吸道感染的ED50 及 95 %置信限分别为 0 .4 4ml·kg-1 和 0 .36~ 1 .5 7ml·kg-1 ;抗链球菌致全身感染的ED50 及 95 %置信限分别为 0 .39ml·kg-1 和 0 .34~ 1 .1 5ml·kg-1 。
- 王刚谷容梁荆芬刘彬吴季俭
- 关键词:柴葛口服液中药制剂抗菌作用动物实验
- 我院门诊静脉用抗感染药物处方分析
- 近年来,临床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加,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2004年8月卫生部颁发了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规范处方开具、调...
- 梁荆芬刘翠兰
-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药物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172例留查患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由于临床品种越来越多,剂量越用越大,无明显指征用药越来越普遍,导致相当一部份儿童需静脉给药才能控制疾病,笔者呈对本院2005年1-3月门诊处方进行过统计分析,其中静脉用药处方占到门诊总处方数的29.6%,由于留查病人多,...
- 梁荆芬刘翠兰
- 关键词:药品静脉给药儿科
- 文献传递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磺棕合剂中甘草酸的含量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建立测定磺棕合剂中甘草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C18 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四甲基氢氧化铵缓冲溶液 (65∶35) ,并以10 %磷酸溶液调 pH=6 5 ,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 :在0 5~50μg/ml浓度范围内 ,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6) ,平均回收率为99 75 % ,RSD=1 87 %。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 ,结果满意。
- 杜苏瞿平梁荆芬
- 关键词:甘草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建立测定血清中丙戊酸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清在酸性条件下用正己烷提取 ,采用 2 ,4 二溴苯乙酮将丙戊酸转变为可紫外检测的酯 ,RP HPLC测定。结果 在 3.4 9~ 2 1 8.5 6 μg/ml范围内 ,丙戊酸衍生物和内标的峰面积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8,平均回收率大于 96 % ,日内和日间RSD <5 %。结论 本法准确、灵敏、选择性强、重现性好、快速、简便 。
- 王刚谷容梁荆芬刘彬廖斌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丙戊酸衍生化血药浓度
- 苯巴比妥在癫癎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通过临床数据研究儿童苯巴比妥的群体药动学。方法采集298例儿童癫癎患者服用苯巴比妥常规治疗的监测资料数据,利用CPKDP程序分析药动学参数,结合Bayesian反馈法及二步迭代估算儿童个体药动学参数。结果癫癎儿童苯巴比妥群体药动学主要参数Ke、Vd、CL在单用苯巴比妥组分别为0.351 h-1、0.452 L.kg-1和5.135 L.h-1.kg-1;其中性别、身高以及辅助用药、用药持续时间未见明显影响;儿童年龄、体重、合并丙戊酸(vaproic,VPA)、氯硝西泮(c lonazepam,CNP)、托吡酯(top iram ate,TPM)、苯妥因(phenytion,PHT)、卡马西平(carbam azep ine,CBZ)为影响苯巴比妥清除率的重要因素,其中VPA、CBZ和PHT均增加PB的清除率,而CNP、TPM则会降低其清除率。结论根据癫癎儿童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结合患儿的年龄、体重、服药剂量以及合并药等资料,可估算其清除率,预测患儿体内的药物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 王刚刘彬梁荆芬
- 关键词:苯巴比妥群体药动学儿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1997年和1998年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分析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某些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医院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DDD值为计量单位,对 1997和 1998年重医儿童医院药库药品实际出库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几类常用抗感染药及不同剂型的日均费用差异,计算抗感染药的日均费用期望值。结果:青霉素和头孢类抗感染药分别在使用频度及金额方面占主导地位;常用抗感染药的日均费用期望值为6.72元。累计使用频度5%~85%的日均费用在0.47~11.19元内波动。
- 梁荆芬郑强
-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合理用药
- 252例小儿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 2001年
-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小儿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进一步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方法 :以计量统计分析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 1997~ 1999年诊断为药物致病住院的 2 5 2例小儿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儿药源性疾病以A型为主 ;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 (3 6.5 % ) ,过敏性休克 (14 .7% )以及嗜睡等神经系统反应 (17.1% )等 ;发病年龄呈正态规律分布 ;药物包括 β 内酰胺类等 15大类 85个品种 ,维生素 ,疫苗及中药的发生率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结论 :引发小儿药源性疾病的药物趋于离散状态 ,小儿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不仅与药物有关 ,还与小儿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和监护人的文化素质高低有关。
- 王刚梁荆芬
-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药物不良反应儿童
-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1年
- 5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经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后 ,总有效率 93 .1% ,痊愈率 72 .4% ,细菌清除率 89%。临床症状 ,肺部体征消失迅速 ,副作用低微。
- 梁荆芬徐春蓉刘万清
- 关键词:阿奇霉素呼吸道感染儿童疗效药物疗法
- 招标采购中的药品质量控制之我见被引量:1
- 2002年
- 为健康推进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结合我国现阶段药品质量状况,探讨在药品招标采购中保证药品质量的方法和措施,指出在招标采购活动中应充分重视药品质量评价体系的建主,以保证人民群众享用价格合理、安全有效的药品。
- 郑强梁荆芬
- 关键词:药品质量药品招标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