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红
- 作品数:15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评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索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中评判性思堆能力的培养。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5年度到我院妇科及产科实习的护理本科实习生102名,将产科实习生54名列入传统带教组,将妇科实习生48名列为教学改革组。传统带教组用常规的带教方法,教学改革组注重实施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临床教学活动。结果教学改革组评判性思雏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能力养在临床带教中尤为重要。
- 梁晓红蔡均
- 关键词:护生评判性思维临床实践教学
- 目标教学法在优质护理病房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将目标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带教中,提高优质护理病房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质量。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该科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方法,通过目标制定、实施、评价三个步骤完成教学。出科时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以及护生和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素质成绩、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标教学法运用于护理本科临床带教,能保持教学连贯性,明确教学活动重点,增强护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利于评价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 梁晓红廖春莲秦燕李晓玲
-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考核
- 护理干预下配制鼻饲匀浆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5年
-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1]。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1位致残和死亡原因,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150~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校正年龄后的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口,年脑卒中病死率为(58~142)/10万人口。
- 廖春莲谭春燕王凤霞梁晓红刘继红秦燕
-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发病率护理干预NIHSS神经功能缺损
-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39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112例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设计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均接受吞咽训练和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疗程1个月。治疗前1d、治疗2周后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日本洼田氏饮水试验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为80.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
- 廖春莲秦燕梁晓红王凤霞周媛虞乐华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电刺激吞咽训练
- 上臂输液港置入患者行心腔内电图定位失败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总结4例上臂输液港置入患者行心腔内电图定位失败的处理及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4例妇科肿瘤患者在输液港置入术中行心腔内电图定位,2例术中见特征性高尖P波,1例术中P波振幅增高,未出现双向P波,1例术中P波振幅不变,术后胸部X线片均示导管尖端异位。分别根据胸部X线片或心腔内电图P波外撤导管,采用生理盐水推注、颈内静脉阻断、前端导丝回撤、呼吸配合等送管方法。结果4例均复位成功。结论外撤导管后重新送管不当、未有效识别异常心腔内电图P波变化特点是IC-ECG定位失败的主要原因。上臂输液港置入术中心腔内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应密切观察P波振幅和形态,警惕导管打折或异位。
- 梁晓红蔡燕杨静石艳
- 关键词:静脉置管静脉治疗导管异位
- 试析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优化流程在上臂输液港导管精准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优化后的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流程的应用效果,为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导管精准定位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参考价值。方法 在传统心腔内电图定位流程基础上,新增植港术前超声探查颈静脉、植港术中二次心腔内电图定位等环节,优化心腔内电图定位流程,并将其运用于上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结果 249例置港患者导管全部进入SVC,其中214例(85.94%)患者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23例(9.24%)导管尖端过浅,尖端距离CAJ超过一个椎体长度;12例(4.82%)导管尖端过深,位于右心房平面。首次心腔内电图定位特征性P波引出率97.19%(242/249),首次定位所需时间(155.17±57.07)秒。二次心腔内电图定位特征性P波引出率85.84%(213/249),所需时间为(62.29±16.64)秒。与首次心电定位结果相比,二次定位特征性P 波引出率低,振幅低。249例患者在置港中、置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83%。结论 优化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流程有助于实现上臂输液港导管精准定位、提高定位效率,有助于有效识别与处理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的异常情况,利于输液港安全留置。
- 梁晓红
- 关键词:导管异位
- 心腔内电图用于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导管尖端定位的可行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采用心腔内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可行性,为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1例留置上臂输液港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标准流程采集体表心电图和心腔内电图,通过两者的P波形态变化判断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最后行胸部X线摄片定位。以胸部X线摄片定位结果将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分为理想位置、位置深、位置浅3组,分析心腔内电图相关量化指标的截断值及诊断效能。结果心腔内电图P波形态定位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导管尖端位置准确性80.8%。心腔内电图P波振幅与体表心电图P波振幅的比值可作为鉴别理想位置与位置深、位置浅的有效指标(AUC=0.721、0.643),其值为1.820~2.230时提示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结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可用于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导管尖端定位,准确性高,可保障上臂输液港的安全留置。
- 梁晓红杨静朱吕周愉蔡均
- 关键词:心电图特异度静脉输液
- 优质护理病区护理本科生带教与管理被引量:1
- 2013年
- 临床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应做好护生的实习带教,使其尽快适应当前护理模式。做好思想教育,培养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总带教与专人带教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 廖春莲梁晓红
- 关键词:带教
- 关键指标量化在卒中单元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实践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关键指标量化在卒中单元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实践效果。方法以专业素质、工作态度、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理岗位等为关键指标,2012年起该科构建护士绩效考核体系,每项指标设置相应的权重系数,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挂钩的满意度。结果在卒中单元优质护理中实施量化绩考核方案,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对奖金分配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将绩效考核关键指标量化,按考核结果进行奖金分配,能有效增强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
- 梁晓红廖春莲秦燕
- 关键词:卒中护理护理质量审核
- 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阿昔洛韦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阿昔洛韦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3例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47例,使用普通过滤输液器。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0.8%,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套管针留置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密过滤输液器可明显减少阿昔洛韦所致静脉的损害程度,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 梁晓红
- 关键词: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