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玉
- 作品数:2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浅探梁启超戊戌变法时期对日本文学接触的途径
- 2009年
- 梁启超早在戊戌变法前就对日本文学有所了解,其途径主要有三种:其一来自于康有为的介绍;其二来自于黄遵宪以及其他的日本朋友的介绍;其三来自于当时发表的与日本社会和文学有关的文章。正因为他在国内时对于日本社会和文学的了解,才使他能够在流亡日本后不久就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理论。
- 梁明玉李文涛
- 关键词:日本文学
- 略论《孝经》孝道思想与大学生孝道教育
- 2016年
- 中国自古就将孝悌作为测评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孝经》作为第一部将"孝"系统化阐释的儒家经典,在新时期对《孝经》思想进行新的解读,进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孝道教育评价体系,以之为衡量大学生的行孝标准,使孝道教育的效果整体提升。首先应对大学生进行孝道知识的宣讲,并使他们认识到当今践行孝道的时代意义;其次,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典型孝道事迹的宣传,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再次,作为高校应该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一些有益的教育情境,利用特定的节日和方式增强对大学生践行孝道,感恩亲人意识的教育。
- 梁明玉
- 关键词:《孝经》大学生
- 梁明玉:服装设计师的B面
- 2020年
- “左手霓裳,右手丹青。”这是美术评论家林木对梁明玉的评价。梁明玉虽然以“服装设计师”的身份为人熟知,但“画家”其实是她作为设计师的B面。孩童时,她就开始学习绘画,几十年来,她的包里始终都有一个速写本,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尽管服装设计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但她从未放下手中的画笔。“服装是一种视觉外延,有着一种外在的华丽,而画画是更深的内心,已经成为一种陪伴。”梁明玉这样总结服装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 胡婷梁明玉
- 关键词:服装设计美术评论家绘画设计师
- 论日语汉字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09年
- 日本文字的产生,与中国汉字有密切关系,日语汉字是日本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有效地引入日语汉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日本学界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
- 梁明玉
- 关键词:日语汉字古代文学教学
- 从“三言”中的女性婚外情看作者的情欲观被引量:1
- 2010年
- "三言"中的许多篇章中有女性出现婚外情的故事。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婚姻选择的不自由是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女性对自己丈夫的不满和家中丈夫经常外出导致女性闺房寂寞,是女性发生婚外情的重要原因;同时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反封建礼教对人性束缚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也是明末女性自我意识增强的内在动力。"三言"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婚外情现象的思想倾向,既有严格的道德意识,又有一定程度的宽容和理解,表现了作者的情欲观。
- 梁明玉文良平
- 关键词:三言婚外情
- 浅谈高校军民两用人才培养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高校来说,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对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研究,应加强对教育方法路径的创新发展研究。在具体实行过程中,高校在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有人伍意愿的大学生进行更高标准的考核,可以适当开设...
- 梁明玉
-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 唐《元包经传》考辨
- 2019年
- 《元包经传》在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由北周卫元嵩撰,唐玄宗时国子司业苏源明作传,四门助教李江作注,后经宋人韦汉卿释音得以流传。其书体例从坤卦开始,传文、注文多关涉治乱之理,以“陈理乱于邦家”“冀裨帝业”为目的,《元包经传》的传文和注文中体现出传注者的德政思想,对此书进行深入研究,将对现代文化建设深有助益。
- 梁明玉
- 关键词:德政思想
- 论日本小说对梁启超创作的影响
- 2009年
- 梁启超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新小说"的诞生和中国小说史新纪元的到来。该书虽然为梁启超所自创,但无论从情节发展,还是从文体风格方面来看,明显受到了日本政治小说《佳人奇遇》和《经国美谈》等书的影响。
- 梁明玉
- 关键词:《新中国未来记》日本小说
- 日本近代报刊与梁启超编辑思想
- 2015年
- 日本近代报业是与日本社会近代变革相适应的产物,从1869年明治政府制定的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有关新闻的成文法规《报纸印行条例》开始,日本的很多报刊都坚定地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宣传政府的施政方针,刊登关于维新变革的文章,对"明治维新"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近代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在社会改革的实践中,在与日本友人及日本报刊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刊编辑思想.
- 梁明玉
- 关键词:报刊编辑思想近代报刊明治政府维新运动近代报业施政方针
- 论赵贞吉的人才观及人才培养方式被引量:1
- 2008年
- 赵贞吉为了国家的兴盛,始终把为国家寻找真正的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为此,他不惜得罪权贵。他把国家兴盛的希望寄托在人才上面,因此无论是为官还是在野期间,都积极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赵贞吉的教学方法,为了寻找"真儒"、培养人才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对当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梁明玉
- 关键词:赵贞吉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