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志元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窒息
  • 2篇妊娠
  • 2篇子宫
  • 2篇分娩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分娩
  • 1篇再妊娠
  • 1篇早剥
  • 1篇早发型

机构

  • 6篇徐州市妇幼保...
  • 1篇邳州市东方医...

作者

  • 6篇梁志元
  • 2篇李可
  • 2篇王巧莲
  • 1篇杨惠
  • 1篇赵玉环
  • 1篇郭秀香
  • 1篇林萍
  • 1篇周健
  • 1篇李青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34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34例子宫内膜癌临床资料,记录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是否绝经、肌层浸润等。结果 34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与手术分期符合率为91.18%,各种影响因素中绝经、孕产次对内膜癌的影响有临床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估,以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以便正确地选择术式及指导术后的治疗,客观判断预后。
王巧莲梁志元周健李可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肿瘤分期预后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胆汁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胆汁酸(TBA)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胎妊娠ICP患者30例为ICP组、单胎正常妊娠妇女18例为正常妊娠组,并根据胎儿是否出现胎内窘迫将ICP组分为ICP缺氧组(14例)和ICP正常组(16例)。测试每组母血及胎儿脐带血的TBA值及脐带血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还原黏度(RV)、血浆黏度(PV)、全血比黏度高切(HS)、全血比黏度低切(LS)、红细胞压积(HCT)变化。结果 ICP缺氧组的TBA水平明显高于ICP正常组及正常妊娠组(P<0.05或P<0.01);ICP正常组与正常妊娠组的TBA水平差异亦显著(P<0.01);ICP缺氧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或P<0.01),且RV、LS及HCT显著高于ICP正常组(P<0.05或P<0.01)。ICP正常组与正常妊娠组的RV、PV、LS、HCT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ICP患者TBA水平升高及血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可以作为临床预测胎儿窘迫的重要指标。
李文玲梁志元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胆汁酸血液流变学胎儿窘迫
7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与围生期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本院产科7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发病孕周分成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比较分析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结果3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且3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2组(P〈0.05),各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胎情况,适当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梁志元杨惠林萍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
疤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通过对疤痕子宫再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疤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分娩的110例产妇的病案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二者分娩结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阴道分娩产妇在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高于阴道分娩(P<0.05);疤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和失败的比较,孕周、分娩次数、新生儿体重、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严格掌握阴道分娩的适应症,结合预测评分系统,对疤痕子宫产妇能否阴道分娩作出预测。符合条件的产妇,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郭秀香梁志元李青
关键词:疤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
59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59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记录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59例胎盘早剥中妊娠期高血压和胎膜早破为主要诱发因素,其中妊高征19例,占32.20%,胎膜早破9例,占15.25%;发生凝血功能异常9例,占15.25;围生儿死亡15例,占24.59%。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危害极大,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重视发病诱因和高危妊娠的管理,做到早诊断和早处理,可有效降低母婴病死率、改善预后。
梁志元王巧莲赵玉环李可
关键词:胎盘早剥病因诊治预后
镇痛分娩232例临床结局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病人自控硬膜外麻醉(PCEA)镇痛分娩与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科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232例PCEA镇痛分娩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镇痛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非镇痛差异无显著(P>0.05);剖宫产率低于非镇痛分娩(P<0.01)。结论PCEA镇痛分娩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且剖宫产率亦降低,是安全可靠的。
梁志元
关键词:镇痛分娩产后出血窒息剖宫产PCE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