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家妮

作品数:51 被引量:56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4篇污染
  • 24篇重金
  • 24篇重金属
  • 17篇土壤
  • 15篇金属污染
  • 13篇重金属污染
  • 11篇污染土
  • 11篇污染土壤
  • 6篇冶炼
  • 6篇冶炼厂
  • 6篇土壤重金属
  • 6篇农田
  • 6篇炼厂
  • 6篇
  • 5篇铜污染
  • 5篇沉降
  • 5篇大气沉降
  • 4篇生物有效
  • 4篇生物有效性
  • 4篇施用

机构

  • 49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安徽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2篇江西省科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不来梅大学
  • 1篇北京建工环境...

作者

  • 51篇梁家妮
  • 49篇周静
  • 18篇周俊
  • 14篇崔红标
  • 11篇徐磊
  • 10篇崔键
  • 7篇陶美娟
  • 6篇马友华
  • 4篇张娜
  • 3篇周俊
  • 3篇徐笠
  • 3篇关静
  • 3篇朱凤连
  • 3篇杜志敏
  • 3篇刘冰冰
  • 3篇高敏
  • 2篇郑学博
  • 2篇杨浩
  • 2篇刘海龙
  • 1篇吴大付

传媒

  • 5篇土壤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土壤学报
  • 3篇农业环境与发...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环境化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负载赤霉素的水稻叶面降镉剂、制备方法及喷施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负载赤霉素的水稻叶面降镉剂、制备方法及喷施方法,属于中轻度污染农田安全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为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介孔二氧化硅颗粒,再将赤霉素负载于纳米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上,最...
周静游来勇周俊梁家妮何煜然刘梦丽田瑞云周伶俐张宇生
羟基磷灰石表面特性差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修复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利用两种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MHA和NHA),通过XRD、TEM、DLS、Zeta电位、FTIR和丁达尔效应等表征分析,结合土壤pH值测定、TCLP提取和形态分析,探究两种羟基磷灰石对铜、镉和铅污染土壤钝化效果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MHA颗粒呈无定形结构,由大量晶粒聚集组成,NHA颗粒呈棒状,结晶度高,单个晶体粒径尺寸在20—90 nm,MHA和NHA两种材料的平均水合粒径分别为334 nm和3.1μm.MHA颗粒表面OH-分布较多,且水合粒子比表面积更大,更有效地提升了土壤的pH值,增多了铜、镉和铅的难溶盐沉淀,增强了材料颗粒与土壤中铜、镉和铅离子的络合作用; NHA颗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低,其颗粒在土壤溶液中易团聚,造成水合粒子比表面积减小,但NHA颗粒表面Ca2+分布较多,其与土壤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作用更强.总之,MHA和NHA颗粒表面主要离子分布的差异以及材料在土壤溶液中水合粒子大小的不同是造成两者钝化修复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MHA对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态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更好,而NHA更有效地将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态重金属转化为植物不可利用态,钝化稳定性更好.
刘弘禹张玉杰陈宁怡刘桂建崔红标梁家妮周静魏刚吴爱国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钝化土壤重金属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通过施加熟石灰粉、木炭颗粒和复合肥来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Cu2+和Cd2+的有效态含量,通过巨菌草对重金属的富集达到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目的。本方法与传统修复方...
周静崔红标梁家妮陶美娟
文献传递
典型冶炼厂大气沉降区农田耕层土壤重金属(Cd、Cu、Pb)输入输出平衡研究
2024年
为探究不同大气沉降区农田耕层土壤镉(Cd)、铜(Cu)、铅(Pb)的质量平衡特征,以距离贵溪冶炼厂34 km(背景区)、6 km(中沉降区)、1 km(高沉降区)的0~20 cm农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质量平衡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主要输入途径(大气沉降、灌溉水、农药肥料)和输出途径(地表径流、土壤淋溶、籽粒带走)开展为期三年的监测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背景区、中沉降区、高沉降区由大气沉降导致的Cd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0.84、2.26、9.01 mg·m^(-2)·a^(-1),分别占比43.18%、38.33%、100%;Cu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17.62、99.68、747.6 mg·m^(-2)·a^(-1),分别占比80.76%、86.24%、100%;Pb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13.93、27.43、73.17 mg·m^(-2)·a^(-1),分别占比97.75%、92.36%、100%。背景区和中沉降区由灌溉水导致的Cd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1.05、3.60 mg·m^(-2)·a^(-1),分别占比54.62%和60.82%;农药肥料带入的重金属年均输入量占比小于5%,可忽略不计。不同沉降区土壤的主要输出途径均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淋溶,输出占比介于86.66%~100%;籽粒带走的重金属输出占比介于2.88%~13.34%。2019—2021年,背景区、中沉降区、高沉降区土壤Cd、Cu、Pb的年均净输入通量均大于0,Cd年均净输入通量分别为1.54、1.96、4.38 mg·m^(-2)·a^(-1);Cu年均净输入通量分别为12.72、28.02、184.0 mg·m^(-2)·a^(-1);Pb年均净输入通量分别为13.03、21.31、55.04 mg·m^(-2)·a^(-1)。综上,建议加强研究区域大气污染源和灌溉水质的长期监测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同时避免秸秆直接还田。本研究可为区域农田环境质量保护及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米雅竹梁家妮周俊周俊寇乐勇夏睿智田瑞云施颖舒天才舒伍星周静
关键词:重金属大气沉降灌溉水输入输出
二氧化锰作为修复材料在降低弱碱性土壤Cd生物有效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二氧化锰作为修复材料在降低弱碱性土壤Cd生物有效性中的应用,涉及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二氧化锰作为修复材料应用于弱碱性土壤,能够有效降低弱碱性土壤重金属Cd的生物有效性,且能够避免弱碱性土壤碱性...
周静夏睿智梁家妮张晨周俊
文献传递
养殖业污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介绍了我国畜禽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现状,畜禽粪便的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污染环境的因素等,并分析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所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朱凤连周静马友华关静梁家妮徐青丹
关键词:养殖污染
沿淮麦区大气无机态氮质量浓度的观测研究
2011年
2010年6月6日至6月16日,运用采样器TH-110B和TH-150C收集了地处沿淮麦区3个观测点的气体(NH3和NO2)和气溶胶样品,初步探讨了小麦收获期大气气态氮和颗粒态氮质量浓度的特征。结果表明:气态氮质量浓度以NO2最高,其时均质量浓度和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57~0.64 mg.m-3和0.29~0.63 mg·m-3,且均超标(0.24和0.12 mg·m-3);颗粒态氮质量浓度以NH4+-N最高(4.12~78.28μg·m-3),占总氮的47.00%~71.19%。此外,农业活动如收割,可增加大气气溶胶及无机态氮的质量浓度。
崔键周静杨浩梁家妮杜志敏
关键词:收获期
不同重金属钝化材料对土壤胶体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为明确钝化修复对土壤胶体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以微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磷灰石、生物质电厂灰和石灰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5种钝化材料对土壤胶体含量及土壤胶体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石灰处理土壤胶体含量最大(119 g·kg^(-1),增幅为131%),其次为微米羟基磷灰石(118 g·kg^(-1),增幅为130%)、纳米羟基磷灰石(115 g·kg^(-1),增幅为124%)、磷灰石(82.9 g·kg^(-1),增幅为61.7%)和生物质电厂灰处理(80.6 g·kg^(-1),增幅为57.1%)。磷灰石、生物质电厂灰和石灰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胶体Cd含量,降幅为12.1%~24.0%;微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磷灰石处理均显著降低土壤胶体中Cu含量,降幅为14.2%~20.5%。此外,5种钝化材料显著增加Cd和Cu在土壤胶体中的分配比例,其中添加w为1%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处理Cd分配百分比最大,为69.9%,增幅为154%;添加w为0.2%的石灰(LM)处理Cu分配百分比最大,为47.5%,增幅为135%。可见,钝化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增加土壤胶体含量及胶体中重金属的分配比例。因此,在钝化修复过程中有必要增加对土壤胶体和土壤胶体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加强对钝化修复过程的风险管控。
祝振球周静徐磊刘创慧高敏梁家妮
关键词:重金属胶体
大气氮沉降向典型红壤区农田生态系统定量输入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在2005年,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江西鹰潭)内农田小气候要素和湍流的观测及大气和雨水中氮化物的分析,借助大叶阻力相似模型,研究了大气氮素(N)通过干、湿沉降输入研究地农田生态系统的N通量.结果表明,全年通过大气沉降向该农田生态系统输入N 132.6 kg.hm-2,其中干沉降输入N 82.63 kg.hm-2,占大气总输入N的67.94%.干沉降过程中,气体中以NH3-N沉降为主,占气态N沉降的43.02%~89.89%(均值为71.05%);颗粒中以NO3--N为主,占颗粒态N的33.67%~94.54%(均值为61.01%).每月通过湿沉降(雨水)输入N 0.50~8.45 kg.hm-2,以7月和11月较高.
崔键周静杨浩梁家妮刘晓利
关键词:沉降速率沉降通量农田生态系统
一种修复镉铜污染酸性土壤的钝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修复镉铜污染酸性土壤的钝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钝化材料的pH 10~13,各原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60%≤生物质电厂灰≤85%、10%≤石灰≤25%、5%≤磷石灰≤15%。该钝化材料以绿色廉价的生物质电厂灰为主要...
周静崔键张娜陶志慧刘冰冰梁家妮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