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卫东
- 作品数:43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儿童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1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儿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1.6~12岁。所有患儿均为前脱位,入院后均予枕颌带牵引。均采用Ⅰ期前路松解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损伤和脊髓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颈椎CT及MRI显示寰枢椎均复位满意,脊髓无压迫。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8个月,平均(21.52±7.66)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除3例患儿ASIA分级无明显改变外,其余患儿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ASIA分级由术前B级1级,C级9例,D级11例改进至C级3例,D级7例,E级11例,平均改善率90%;JOA评分由术前(9.73±0.07)分提高到(15.81±1.22)分。术后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19±1.15)个月。末次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及再移位,2例患儿于术后2年拆除内固定。[结论]儿童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牵引复位困难,复位后再脱位的发生率高,采用一期前路松解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王鹏波王丙超徐韬甫拉提.买买提曹锐梁卫东盛伟斌
- 关键词: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儿童固定融合术
- Centerpiece钛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enterpiece钛板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10-03-2011-12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4例颈椎疾患。结果 手术时间为(140±15)min,术中出血量为(275±25)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8-18个月,平均8.5个月,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1例出现螺钉松动,5例出现轴性症状。术前JOA评分为(9.8±2.9)分,末次随访时为(15.3±1.1)分,改善率达(65.4±9.3)%。影像学复查示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10.4±1.5)mm,末次随访时为(15.6±1.4)mm,椎管扩大率为(68.3±8.9)%。C5节段脊髓后移(3.13±1.82)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Cobb角术前为(13.1±1.6)°,末次随访时为(11.3±1.8)°,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nterpiece钛板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 买尔旦.买买提邓强盛伟斌梁卫东代杰
- 关键词: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 颈脊髓损伤伴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 2011年
- 目的探讨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外伤时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2006-05/2010-06间治疗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脊髓损伤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44~73岁,平均60.5岁。致伤原因:摔伤16例,交通伤7例,暴力伤1例。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6例,B级8例,C级6例,D级4例。狭窄原因:颈间盘突出9例,骨质增生狭窄11例,后纵韧带骨化4例。分析椎管狭窄位置及范围与颈髓MR I T2高信号变化范围、手术方式、手术前后脊髓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退变性椎管狭窄的颈椎在较轻的外力下常可出现较严重脊髓损伤。伤后8 h内入院的13例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例死于并发症,12例患者脊髓功能有改善。手术治疗23例,除6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神经功能无明显变化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半年ASIA分级平均改善0.9级。结论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外伤后脊髓损伤程度往往较重,狭窄位置及范围与MR I颈髓信号改变平面直接相关。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手术减压均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 于圣会盛伟斌郭海龙甫拉提荀传辉徐韬梁卫东
-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椎管狭窄
- 下颈椎骨折并单侧关节突交锁的前路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
-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技术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一2015年12月我院下颈椎骨折并单侧关节突交锁行手术治疗30例患者资料,受伤至入院时间1h~5d,...
- 梁卫东盛军盛伟斌
-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
- 保留双侧半棘肌的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疾患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评价经肌间隙保留双侧半棘肌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疾患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自行改良设计的经肌问隙保留双侧半棘肌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慢性压迫性颈椎疾患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35-75岁,平均(57.22±10.75)岁。手术节段为C3-C6。同一时间段内采用C3-C6保留棘上韧带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同类患者32例、C3~C7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同类患者35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曲度、活动度、轴性症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c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评分、颈部功能障碍评分(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疾病类型、术前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传统手术组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分别为34.380±7.960和11.89°±7.70°,较术前明显丢失(P〈0.05);保留半棘肌组分别为38.41°±7.33°和14.60°±8.56°,保留棘上韧带组分别为37.63°±4.91°和14.34°±8.02°,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丢失,且大于传统手术组(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JOA评分和N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保留半棘肌组和保留棘上韧带组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改善;三组间JOA评分及其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VAS和NDI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留半棘肌组的疼痛VAS和NDI评分更小。患者术后早期均有颈部疼痛症状,随访期间19例(19%)出现轴性症状,其中保留半棘肌组2例(6%)、保留棘上韧带组5例(16%)、传统手术组12例(34%),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出现C5
- 曹锐梁卫东安忠诚王健郭海龙买尔旦·买买提甫拉提·买买提盛军盛伟斌
- 关键词: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
- 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装置,包括承载架以及固定安装承载架顶部内侧中心处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中心处垂直固接有第二气缸,所述承载架的顶部固定嵌合安装有两个横向丝杠移动座,且两个横向丝杠移动座...
- 梁卫东任周梁
- 文献传递
- 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对比
- 2024年
-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明确OLIF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OLIF +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组(21例)和TLIF +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组(33例)。观察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同时,比较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相关指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和椎体滑脱率)。结果:54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与TLIF组相比,O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指数,均少于TLIF组,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OLIF组术后3 d、3个月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LIF组与OLIF组术后3 d、6个月时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和腰椎滑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TLIF相比,OLIF的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失血更少、术后疼痛缓解更快、术后功能恢复获益更好,在轻中度腰椎滑脱且椎管内游离髓核较少的情况下推荐应用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 王晋德梁卫东蔡晓宇郭海龙
- 关键词:腰椎滑脱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微创性
- 抑制髓核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被引量:12
- 2019年
- 背景: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抑制Ⅱ型胶原表达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对髓核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由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方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IACUC20151203-09)。分离、培养及鉴定SD大鼠髓核细胞,将其随机分为7组:①对照组;②白细胞介素1β(50μg/L)组;③白细胞介素6(100μg/L)组;④肿瘤坏死因子α(20μg/L)组;⑤白细胞介素1β(50μg/L)+740Y-P组(PI3K激活剂);⑥白细胞介素6(100μg/L)+740Y-P组;⑦肿瘤坏死因子α(20μg/L)+740Y-P组;并进行相应干预。48 h后收集髓核细胞进行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髓核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炎性因子表达对Ⅰ型、Ⅱ型胶原蛋白,聚集蛋白聚糖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白细胞介素1β组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 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所有实验干预组中白细胞介素6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m 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中白细胞介素1r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的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表达明显降低,而白细胞介素6组的则略有降低;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相比,对应的给予PI3K激活剂组的表�
- 梁卫东任周梁盛军曹锐盛伟斌
- 关键词:髓核细胞PI3K/AKT
- 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DS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n=21)与对照组(n=20)。用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术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后路开窗减压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VAS的评分和ODI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术治疗DS能显著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的程度,改善其脊柱的功能。
- 荀传辉曹锐徐韬张健梁卫东盛军
- 关键词:开窗减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 颅底凹陷症的分型及外科治疗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通过对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新的分型及其在外科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自2000年7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颅底凹陷症患者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7~59岁,平均34.5岁.记录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并行MR和CT检查.其中合并环枕融合21例,C2,3融合16例,寰枢椎脱位24例.根据是否合并寰枢椎脱位,将颅底凹陷症分为Ⅰ型(脱位型)24例和Ⅱ型(非脱位型)10例.Ⅰ型根据牵引后是否可以复位分为A、B二个亚型.Ⅰ型通过牵引或前、后路寰枢关节间松解复位;Ⅱ型则采取前路或前、后路枕大孔周围减压,复位减压后行后路固定融合.术后及随访时通过X线片、MRI或CT观察减压、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按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和Ranawat分级进行评定.结果 手术时间130~250 min,平均210 min.出血量150~650 ml,平均240 ml.除2例死亡外,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7个月,平均17.4个月.术前JOA评分4~12分,平均8.4分,术后JOA评分为9~17分,平均14.6分,改善率为71.1%,优良率为72.4%.术前Ranawat分级Ⅱ级11例、ⅢA17例、ⅢB6例,术后Ⅰ级20例、Ⅱ级11例、ⅢA1例.植骨于术后7~18个月融合,平均10.5个月.围手术期并发症9例,包括感染3例,脑脊液漏2例,呼吸功能障碍2例,椎动脉损伤、颚裂各1例.结论 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将颅底凹陷症分为Ⅰ型(A、B)和Ⅱ型能够有效的指导治疗,术前认真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及减少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疗效的关键.
- 徐韬买尔旦·买买提甫拉提·买买提郭海龙盛军梁卫东邓强盛伟斌
- 关键词:颅底寰枕关节寰枢关节脱位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