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
- 作品数:2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稻田施用含氯复合肥肥效的研究
- 1989年
- 近年来复合肥料发展很快,据统计,1985年度世界复合肥消费量占化肥的50~80%,复合肥是今后化肥发展的主要造型。本研究的供试复合肥是福建省化工研究所利用制碱工业的副产物氯化铵为氮源,配合磷、钾化肥研制成的一组新配方复合肥。我们于1986年在省内11个试验点的晚稻田上进行鉴别肥效试验,并配合盆栽和室内化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处理内容:试验设五个处理——1.PK(氯)混肥,为对照1,由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混合成粉状,三要素养分含量分别为0%。
- 陈成榕林辉
- 关键词:稻田复合肥料肥效含氯肥料
- 福建的农田杂草
- 1997年
- 福建的农田杂草林辉(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福建地处中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生物圈旺盛,植物种群多,杂草终年繁衍丛生。杂草是农作物的一大敌害。农田杂草长期适应当地作物、耕作、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及其他社会因素而生存,它与作物...
- 林辉
- 关键词:农田杂草
- “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实施的技术总结
- 1989年
- “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研究成果,1987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同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之一在福建实施。优化施肥是依据省化肥试验网1100多个水稻田间试验结果,应用系统识别和结构优化方法建立起合理施肥的数学模型,通过大型计算机运算后编写程序,输入稻田专用的“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微型计算机”。这样,便可不行土壤测试,只需农民提供某田块前一年同季稻作的施肥量和产量输入微机,它在2~3分钟内便可算出当年该田块的最高产量(即“优高”)和最佳效益产量的施肥量(即“优经”)。
- 林辉郑仲登林仁埙章明清
- 关键词:土壤施肥
- 发展复混肥生产 促进作物增产
- 1994年
- 发展复混肥生产促进作物增产林辉(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当前世界上,化肥正朝着高浓度、复混合、专用、缓效、液化的方向发展。在欧美日各国化肥总消费中氮的40%~50%、磷的80%~85%、钾的85%~90%都是以复混肥形态提供的。我国对复混肥的...
- 林辉
- 关键词:复混肥料施用
- 全文增补中
- 杉木屑对广叶绣球菌菌丝生长及鲜菇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挖掘适宜绣球菌栽培的新型基质,以杉木屑、松木屑为栽培主料,设置6种不同栽培配方,研究杉木屑部分或全部代替松木屑栽培广叶绣球菌的可行性。试验结果:杉木屑替换部分松木屑后,栽培基质C/N变化不明显,菌丝生长速率显著提高;当杉木屑用量占总木屑用量的20%~60%时,鲜菇产量与不添加杉木屑的对照配方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用量持续增加,鲜菇产量下降。综合菌丝生长速率、采收率及鲜菇产量等因素,将杉木屑占总木屑用量的比例控制在60%以下,对绣球菌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显著。
- 马璐杨驰刘晓瑜林辉肖冬来江晓凌林衍铨
- 关键词:栽培基质鲜菇产量
- 走我省自己发展复、混合肥料的道路
- 1989年
- 复合和混合肥料都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营养要素的化学肥料,复合肥料(简称复肥)多是颗粒形的。混合肥料(简称混肥,由普通单质化肥在临用前按需混和)是为散混形的。一、对复肥的全面认识(一)复肥的优点 复肥的原料经工业复制,副成分少,植物营养含量高,其一体含有二、三种要素,可同时满足作物生育的需求;经工业复制脱水干燥后造成颗粒形。其比表面小,吸湿性低,不易分解,养分释放较缓,肥效期较长;且分散性好。
- 林辉
- 关键词:复合肥料混合肥料
- UPLC-MS/MS法测定广叶绣球菌不同生长阶段栽培基质中有机酸含量及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绣球菌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的代谢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以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广叶绣球菌栽培基质未接种阶段(0 d)、菌丝阶段(40 d)、原基阶段(60 d)及子实体生长阶段(80 d)26种有机酸的含量,并研究主要有机酸对菌丝生物量和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有机酸在其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检出限在2.0~100.0 ng/mL;有13种有机酸在各阶段均能检测到,其中苹果酸、L-焦谷氨酸、柠檬酸、D-葡萄糖醛酸和酒石酸变化趋势明显,浓度变化分别为113.222~13.826μg/g、41.349~1.418μg/g、16.821~46.399μg/g、15.653~96.850μg/g和4.125~66.550μg/g;酒石酸和L-焦谷氨酸在试验浓度0.02~0.20 g/L范围内均对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柠檬酸和苹果酸则在添加浓度较高时对菌丝生长促进作用显著。研究有机酸在栽培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有利于探究绣球菌基质降解机理,同时也可将其作为安全的营养添加剂用于配方优化。
- 刘晓瑜肖冬来马璐杨驰林辉江晓凌
-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有机酸菌丝生长
- 氯化铵的肥效及施用技术
- 1991年
- 氯化铵是铵离子与氯离子当量结合的一种铵态氮肥,含氮约25%,白色结晶,易溶于水,肥效快,化学和生理反应皆呈酸性。氯化铵早于1956~1957年引入我省,当时省农科部门和农业院校都做了许多试验研究,一致肯定了氯化铵的肥效。60至70年代由于外贸等原因,中断了氯化铵供应。近若干年由于联碱法生产纯碱在我国崛起,从而副产了许多约与纯碱同量的氯化铵,使这一新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一定地位。一。
- 林辉
- 关键词:氯化铵肥效施肥技术
- 茯苓设施化栽培工艺开发与应用
- 茯苓是一种我国传统药食同源常用的药用真菌,市场需求量极大,当前茯苓主要来源于以松木作为主料的椴木栽培,生物转化率低、菌林矛盾突出,而袋料茯苓栽培模式还不成熟,出苓产量与品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根据茯苓培养过程中的酶系特点,...
- 林辉张燎原
- 关键词:茯苓生物转化率抗氧化益生元
- 丝瓜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以丝瓜为研究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设计研究ISSR-PCR反应的影响因素,建立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2.0μL 10×buffer,1.5 UTaqDNA聚合酶,0.25 mmol·L-1dNTPs,0.35μmol·L-1引物,30 ng模板DNA,为丝瓜ISSR-PC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引物CW32505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1℃。
- 陈朝文林辉薛珠政林义章温庆放
- 关键词:丝瓜I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