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若红

作品数:39 被引量:216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文化科学
  • 6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6篇教育
  • 14篇高职
  • 12篇职业教育
  • 12篇高等职业教育
  • 8篇远程教育
  • 7篇院校
  • 7篇职教
  • 7篇现代远程
  • 6篇现代远程教育
  • 6篇教学
  • 6篇高职教育
  • 6篇办学
  • 5篇写作
  • 4篇醒世姻缘传
  • 4篇姻缘
  • 4篇写作地点
  • 4篇《醒世姻缘传...
  • 3篇大学办学
  • 3篇职业院校
  • 3篇教学质量

机构

  • 20篇福州职业技术...
  • 14篇闽江职业大学
  • 5篇闽江学院
  • 4篇山东能源淄博...

作者

  • 39篇林若红
  • 6篇孙芳仲
  • 4篇苏家庆
  • 3篇黄鸿鸿
  • 3篇林超文
  • 3篇詹碧卿
  • 2篇蔡文荣
  • 2篇黄修丹
  • 1篇蒋建生
  • 1篇王定国
  • 1篇林承超

传媒

  • 5篇闽江职业大学...
  • 4篇蒲松龄研究
  • 4篇福建高教研究
  • 3篇天津职业大学...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中国发展
  • 2篇闽西职业技术...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鹭江职业大学...
  • 1篇函授教育(继...
  • 1篇郧阳师范高等...
  • 1篇西安航空技术...
  • 1篇漳州职业大学...
  • 1篇黎明职业大学...
  • 1篇福州师专学报
  • 1篇宁波职业技术...
  • 1篇闽西职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读现代远程教育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分析了其产生的时代基础和内在基本特征 。
詹碧卿林若红林超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应用写作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突破口
2001年
应用写作作为一门工具课程 ,不仅应培养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还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突破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从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入手 ,创设必要的环境。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并辅以灵活的考试方式 ,既考核学生对写作知识的掌握 ,又检查其学习过程和创造性成果。
林若红
关键词: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创造性思维
对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被引量:7
2004年
福建省是我国较早发展职业教育的省份之一,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起源--创办于1860年的马尾船政学校的诞生地,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悠久.但就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从1981年鹭江职业大学创办至今也只有20余年.这两年,随着国家对高职发展方针的进一步明确,福建省的高职高专事业实现了新发展.全省现有高校54所,在校生2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3.28%.在这其中职业教育占了"大半壁江山":全省有高职高专院校40所,其中普通高专6所,高职19所,成人高校15所,占全省高校数的74%;高职高专全日制在校生15.74万人,占全省本专科在校生的55.6%.特别要指出的是,福建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发展较快,目前有民办高等职业院校7所,在校生1.42万人,占全省本专科在校生的9.04%.
孙芳仲林若红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培训模式
《醒世姻缘传》写作地点考证被引量:1
2008年
孙楷第先生对《醒世姻缘传》的作者问题提出论断:"因地域时代相当,以为蒲留仙作,颇有可能性。否亦必为明、清季章丘、淄川的一个文士。"由于孙先生对"章丘、淄川"实际地理状况不尽熟悉,所以得出的结论仍然难以服人。本文依据书中所表达的大量信息,提出《醒世姻缘传》创作的地域中心考证问题。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醒世姻缘传》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地理方位、道路里程等分析考证,诸多信息都与蒲松龄有着较大程度的联系;主要的描写环境都集中于蒲松龄在此生活了三十余年的山东淄川县王村镇西铺村(今属淄博市周村区)周围。据此得出结论:《醒世姻缘传》所描写的"绣江县",实际就是淄川县;写作《醒世姻缘传》的具体地点就在旧淄川县王村镇西铺。进一步断定《醒世姻缘传》作者就是蒲松龄。
苏家庆林若红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写作地点考证(续)
2009年
康熙二十一年萌水镇的水灾情况,除了袁藩诗中的记载以外,目前没有见到另外的记载。笔者曾到萌水镇实地考察,访问了水磨头村的刘永山先生。据他介绍,听年过80岁的王老先生回忆说:由于年代久远,康熙年间的事谁都说不清楚了,只记得民国三十二年的大水。那年萌水镇西门进水,北门也被水围。大水冲垮了水磨头村东的古石桥。
苏家庆林若红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写作地点康熙年间回忆
谈构筑高职教育联盟的策略与方案
2004年
高等职业教育要健康发展应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原则 ,提高办学整体效益 ,而构筑高职联盟是高职院校间的利益与资源共享的一种新形式的组合 ,其可提高办学整体效益。在分析构筑高职教育联盟的作用及意义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教育联盟构建的策略及相关方案。
林若红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联盟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55
2002年
本文提出了现行各种教学模式的谱系观点,建立了一种直观描述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探讨和研究现代远程教育各种教学模式的特性、不同模式的适用环境、教学过程三要素的特点,并将其定位在模式体系中。
詹碧卿林超文蒋建生林若红黄修丹蔡文荣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建立“以生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2005年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延伸与深化,它的提出对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着积极意义。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扫除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障碍;有利于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契机。
王定国林若红
关键词:教育理念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扩招对职业大学办学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被引量:5
2002年
尽管从我国近代兴办实业学堂算起,职业技术教育已有130余年的历史,但职业技术教育因其发展过程的起落与曲折,至今仍是我国教育领域中一个比较年轻的组成部分,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被提出并付诸实践,只是近20年的事.自1980年我国首次在苏南一些中心城市创办职业大学后,在短短的几年里,全国各地办起了120多所短期职业大学,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和探索.职业大学率先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轻职业,重研究轻应用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跳出来,打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适应型人才的旗帜,开创了"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高教改革的先河,走出了传统高校的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探索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之路.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在初期其常常被列入"另册"成为"整顿"对象,长期得不到重视,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孙芳仲黄鸿鸿林若红
关键词:高校扩招办学条件高等教育办学主体
构筑高职教育联盟提高办学整体效益被引量:2
2005年
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2004福建省高教改革论坛”于2004年9月23-24日在厦门市集美大学召开。来自全省高校、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有关企业代表及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分会负责人18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是福建省高教学会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一次学术盛会。与会代表提交大会论文70多篇。省高教学会秘书长林素川主持了开幕式,福建省教育厅助理巡视员、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郑祖宪,集美大学校长辜建德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省高教学会副会长王豫生,福建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罗萤,泉州师院院长陈笃彬,福建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省高教学会副秘书长练晓荣以及各高校领导、福厦泉等市教育局领导出席了大会开幕式。辜建德校长在开幕式上代表集美大学师生,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郑祖宪同志代表省教育厅和朱之文会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郑祖宪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应强,厦门大学教授谢作栩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芳仲分别就“福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科学发展观与地方高校建设”、“普通高校办学条件标准指标解读”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标准解读”做了四场专题报告,联系当前高校办学的实际,深入分析高考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应对思路,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9位论文作者代表在大会上交流了论文。为展示学术研讨成果,现将参会部分论文集中于《2004福建高教改革研究报告》专栏,进行交流。
林若红
关键词:高职高专办学条件教育联盟五届二次理事会教育行政部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