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招贤
- 作品数:1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食管癌术后长期胃瘫手术治疗1例
- 2009年
- 林招贤欧德彬
-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术后胃瘫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胃排空延迟
-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124例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5月,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124例。手术经一个操作孔和一个观察孔完成,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肋间,约1.5cm,操作孔取腋前线第4肋间,3~4 cm,术后常规放置1或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39.2±43.1)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55 ml(30~200 ml),术中淋巴结清扫(16.9±5.2)枚。术后住院时间(7.7±4.1)d。术后肺不张4例,经加强咳嗽咳痰后1周内均肺复张;1例持续少量漏气,经负压吸引7 d后停止漏气。116例随访2~13个月,(6.8±3.4)月,1例因心律失常术后11个月死亡,其余115例无复发、转移。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安全、可行。
- 张振龙潘小杰郭天兴欧德彬黄雪珊林招贤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肺癌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经手术切除的人体胃癌组织(术前均未行放疗及化疗)中HIF1α的表达。结果HIF1α主要表达于胃癌细胞浆及胞核,肿瘤间质细胞也可见少量表达,肿瘤坏死区周围及肿瘤浸润边缘部的癌细胞HIF1α表达明显增多。HIF1α的表达强度与细胞分化程度(P<0.05)、胃癌淋巴结转移(P<0.05)及预后(P<0.01)有关,而与病人年龄、性别及原发肿瘤大小均无关。其阳性强度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期短而增高。结论HIF1α可作为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林招贤陈晓耕刘振华
- 关键词:胃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免疫组织化学肿瘤转移基因表达
-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临床回顾性分析
- 2018年
-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采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与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6月于该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模式,实验组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淋巴清扫数[(14.32±4.61)个、(13.67±4.08)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长(256.31±21.50)min、住院时长(8.76±1.73)d均短于参照组[(388.62±57.92)min、(18.33±4.61)d,于参照组(282.64±38.11)mL相比,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72.57±24.39)mL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29 8、10.645 3、13.324 3,P=0.000 0、0.000 0、0.000 0),实验组CD3+、CD8+、CD4+/CD8+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吻合口瘘、乳糜胸等食管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参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 8,P=0.028 2,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手术相比,腔镜手术能够弥补其创伤过大的不足,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指标显著高于传统术式,应予以临床推广。
- 林招贤朱立桓黄建源
- 关键词:食管癌
- 残胃食管癌患者应用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 2018年
- 目的:探讨残胃食管癌患者应用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残胃食管癌患者107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应用结肠代食管术,研究组应用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WHOQOL-BREF)。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胃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9.7%(P<0.05);研究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残胃食管癌治疗过程中,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治疗较为可行,临床价值较高。
- 林招贤朱立桓黄建源
- 关键词:残胃食管癌可行性
- 48例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在食管手术中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的各类食管、胃恶性肿瘤再发行食管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外科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再发恶性肿瘤后行二次手术切除病灶,同时行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的48例患者。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存活,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术后出现颈部吻合口瘘,2例全胃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行食管空肠胸顶吻合术,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经换药及胸腔冲洗等保守治疗治愈。4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扩张后未复发。结论对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胃、食管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再次行手术切除病灶后,利用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在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一定程度延长患者5年生存期。
- 林招贤潘小杰吴榕龙欧德彬
- 关键词:食管胃癌
- 环氧化物酶-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56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小细胞癌18例,腺癌9例,鳞癌29例;早期(Ib期,IIIa期)26例,晚期(IIIb期,IV期)3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的COX-2、HIF-1α的表达进行检测;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 IF^1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用CD34单克隆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标记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对COX-2、HIF-1α与肺癌组织及其血管生成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6例肺癌组织内COX-2的阳性表达为14例(78.57%),其中在小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为14例(77.78%),腺癌阳性表达为8例(88.89%),鳞癌阳性表达率22例(75.86%),COX-2阳性表达率不受病理分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Ib-IIIa期)肺癌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61.54%,晚期(IHb-IV期)表达率为90.00%,COX-2阳性表达率有病理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6例肺癌组织内HIF-1α阳性表达为45例(89.49%),其中在小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为17例(94.44%),腺癌阳性表达为7例(77.78%),鳞癌阳性表达为25例(86.21%),HIF-1α阳性表达率不受病理分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Ib-IIIa期)的肺癌组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0.77%,晚期(IIIb-IV期)为93.33%,HIF-1α有病理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2弱阳性的MVD值为13.32±8.91,较强阳性为19.20±9.98,强阳性为23.04±5.69,在病灶部位MVD随着COX-2表达强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弱阳性MVD值为13.78±4.59,较强阳性为21.59±8.25,强阳性为28.58±2.59,在病灶部位MVD随着HIF-1α表达强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HIF-1α对于肺癌组织及其血管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探讨分析
- 林招贤陈新吴榕龙潘丹玲
- 关键词:环氧化物酶-2缺氧诱导因子-1Α肺癌组织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TNF-α、IFN-γ分泌情况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检测胃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 )经 IL - 2激活培养其上清内各时间点的 TNF-α、 IFN-γ含量 ,探讨 TIL 的激活状态和过继免疫治疗的时间选择。方法 提取多个病人的胃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用淋巴细胞培养液培养 4 8h后 ,调整 TIL 丰度为 2× 10 6 /m l。取 2 ml单独培养 ,培养的第 4天提取上清液 1ml并再次调整TIL丰度为 2× 10 6 /ml,之后依照同样的方式提取 6、 8、 10、 12、 14天 TIL的培养上清液。 EL ISA检测 TNF-α、 IFN -γ浓度。结果 TNF- α随 TIL 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浓度倾向增高 ,以培养的第 12天以后变化为剧。总体上IFN- γ浓度也有随培养时间延长倾向增高的趋势 ,培养的第 10~ 12天以后浓度变化较显著。结论 TIL 分泌的 TNF-α、 IFN-γ有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浓度增高的趋势 ,培养的第 12天后增高显著 ,提示 TIL于培养的 12天后表现出激活迹象 ,免疫过继治疗宜在 TIL 培养的 12天后进行。
- 傅志璇陈晓耕刘振华林秋华林招贤
- 关键词:TILIFN-ΓTNF-Α淋巴细胞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检测HIF-1α,VEGF,M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胃癌侵袭、转移和预后提供指标。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组织中的HIF-1α及VEGF抗原表达;同...
- 林招贤
- 关键词:胃癌血管形成缺氧诱导因子微血管密度
- 文献传递
-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份—5月份收取的60例纵隔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经胸骨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治疗为研究组,开胸手术治疗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3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胸肿瘤切除手术,研究组患者进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手术。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以及术后疼痛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研究组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后均取得成功,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没有出血、肺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成功率达到了96%,;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围手术期死亡,有4例出现肺感染,总体手术成功率仅为80%,明显低于研究组。结论采用胸腔镜治疗纵膈肿瘤不仅创伤喜爱,且无并发症出现,患者治疗后恢复较快,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林招贤潘小杰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纵隔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