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洪
- 作品数:22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 科举家族联姻与教育机会获得——基于清代浙江科举人物朱卷履历的考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科举考试制度为社会流动创设了通道,而教育条件是科举社会士子获取功名、实现上升流动的根本保障,科举家族联姻成为增进和共享教育资源的重要路径,文化资本则是科举联姻的首要匹配条件。考察《清代朱卷集成》浙江科举人物朱卷履历,可以发现科举家族联姻的"门当户对"特征,科举人物父母双方的家庭出身存在显著相关性。科举联姻一方面带来了母亲"庭训"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带来了家庭文化资本增量,以母舅、岳父为代表的姻亲在家族受业师中占有相当比例,这在更大范围为士子提供了获得教育的机会。
- 林上洪
- 关键词:教育机会
- 寒门子弟何以考取科举功名——基于清代浙江科举人物朱卷履历的定量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科举制为传统社会寒门子弟提供上升流动机会,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本文通过考察《清代朱卷集成》和《未刊清代朱卷集成》中浙江籍举人、进士朱卷履历,定量分析其中的受业师、家庭成员和家族成员信息,探析寒门子弟考取科举功名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取科举功名的寒门子弟在教育条件上与生监家庭子弟没有显著差异,受业师是举人考取进士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机会获得是寒门子弟考取科举功名的根本原因;家庭文化资本是教育条件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家族文化资本保障了天资聪颖寒门子弟的教育机会。
- 林上洪刘海峰
- 关键词:科举考试寒门子弟社会流动
- 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的制度建设与变革——基于IAD框架被引量:5
- 2021年
- 学术沙龙活动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知识储备和学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制度运行绩效影响最终的培养效果。文章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探讨了在外生变量的影响下,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中的相关行动者如何在该行动舞台上进行行为策略选择,这些行为策略选择的相互作用又是怎样影响沙龙活动的最后结果。首先从行动者的强制参与程度、边际效用两个方面出发,定义了师生潜在的四种行为选择模式,即积极参与、积极制度建设、偶尔参与以及消极应对;归纳出外部环境、利益诉求、共同话题是影响沙龙活动中行动者行为选择模式的关键因子。得出结论,建设一个师生相互合作的研究生学术沙龙制度,应从偿付规则出发,健全沙龙激励机制;从身份规则、边界规则出发,筛选沙龙活动中的行动者;从范围规则、选择规则、聚合规则出发,民主决策共同的沙龙主题。
- 陈金阳龚虹波林上洪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术沙龙
- 教育的责任——再读杜威被引量:3
- 2008年
- 杜成的教育理论产生于美国,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充满着浓厚的现代气息,其价值是超越国界的.在杜威看来,教育首先是"延续社会生命的工具",在促进积极民主、构建社群和形成公民参与理念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教育之于人类社会的责任.再读杜威著作,对反思我们今天教育存在的问题仍有启发意义.
- 林上洪
- 关键词:教育
- 中美高校本科生专业选择模式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中美高校的专业内涵、专业设置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科生专业选择模式也迥然不同。本科生专业选择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入学前的专业选择和入学后的专业选择两种形式。入学前的专业选择模式不同是高校招生模式差异所致,入学后的专业选择模式不同源于人才培养模式差异。美国高校本科生专业选择模式对我国高校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
- 林上洪
- 关键词:本科生
- 考试变革与汉唐江西教育发展研究
- 汉唐是中国考试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其间江西地区的考试选士演进亦经历了“以德取人”、“德文结合取人”、“以族取人”、“以文取人”的曲折发展过程。汉代察举试策首开书面考试之先河,之后察举孝廉也增加了考试环节,转而在魏晋南北朝九...
- 林上洪
- 关键词:考试变革江西教育
- 文献传递
- 探索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以宁波大学为例被引量:9
- 2012年
- 社会需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高校专业优势和劣势之间的转化,专业结构调整则是高校培优汰劣的过程。针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宁波大学秉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在有效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同时,增强了大学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性。
- 郑孟状李学兰林上洪王存宽吕慈仙
- 关键词:高校
- 地方高校绩效管理目标的“失焦”与“聚焦”——基于价值导向视角的分析
- 2023年
- 绩效管理目标定位是地方高校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对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影响。基于价值导向视角分析,地方高校绩效管理目标定位存在“排名导向”功利性、“量化导向”片面性、“亮点导向”表象性等“失焦”问题。绩效管理价值目标不清晰、绩效评价主体缺位、内外部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是绩效管理价值目标“失焦”的主要原因。开展绩效评价元评价、鼓励第三方评价、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是地方高校绩效管理目标“聚焦”的可探索路径。
- 林上洪叶绿格
- 关键词:地方高校绩效管理绩效目标
- 母亲受教育状况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科举人物朱卷履历的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科举考试是科举时代促进社会流动、重组社会分层的工具,教育是士子获得科举成功实现代际流动的最重要条件。从清代科举人物朱卷履历看出,母亲是家庭启蒙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对士子科举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家庭出身可以判定母亲的受教育状况。统计分析显示,母亲受教育状况对清代科举人物的考试成绩有影响。
- 林上洪
- 关键词:代际流动
- 清代书院“课试”的现代启示
- 2013年
- 书院是科举时代的高等教育机构,"课试"是书院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清代书院的"课试"分为"官课"和"师课"。"官课"由官员主持,是书院官学化的表现,是书院办学质量的外部衡鉴手段;"师课"由书院教师主持,是书院教学质量的过程化评价方式。清代书院"课试"在教学目标、过程评价、学业标准等方面对现代大学有重要启示。
- 林上洪
- 关键词:书院学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