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维生素K_(1)治疗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升高的不同肝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经维生素K_(1)治疗的PIVKA-Ⅱ升高的230例患者。其中肝癌组86例,亚急性肝衰竭组69例,胆汁淤积性肝病组75例,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的PIVKA-Ⅱ水平;3组患者应用维生素K_(1)治疗7天后PIVKA-Ⅱ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患者PIVKA-Ⅱ值明显高于亚急性肝衰竭组、胆汁淤积性肝病组。亚急性肝衰竭组患者PTA水平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组、胆汁淤积性肝病组(P<0.001),经维生素K_(1)治疗后,原发性肝癌组PIVKA-Ⅱ、PTA水平较入院时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淤积性肝病组PIVKA-Ⅱ明显下降,PT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亚急性肝衰竭组,根据出院方式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死亡组患者PIVKA-Ⅱ下降不明显,PTA略有增加或无变化;存活组患者PIVKA-Ⅱ明显下降,PT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上对亚急性肝衰竭及胆汁淤积明显患者给予维生素K_(1)治疗,如果PIVKA-Ⅱ降低、PTA在短时间内增加,患者更有可能存活。
目的:分析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接受人工肝(ALSS)治疗的ACLF患者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提出控制ACLF患者住院费用的建议,促使ACLF患者成本效益最大化,减少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本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住院治疗的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CLF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并对接受ALSS治疗的患者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662例诊断为ACLF的患者,中位年龄为52岁,中位住院天数为16 d,中位住院总费用为38 676元,住院病死率为10.3%;住院天数、接受ALSS治疗与住院费用正相关;与未接受ALSS患者相比,接受ALSS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22 d vs. 15 d),30 d再住院率更高(25.2%vs. 9.02%),住院总费用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DRGs付费改革政策的真实世界背景下,住院时间长、接受ALSS治疗的ACLF患者住院费用更高,接受ALSS治疗相对于仅内科治疗患者住院时间长、30 d再住院率高,ACLF患者中ALSS治疗最佳适用人群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的分析北京市男男性接触(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早期感染者CD4+T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HIV阴性对照组12例和HIV急性期感染者18例,均来自于北京佑安医院所建的MSM队列和HIV急性期感染者队列。取HIV急性期感染者随访第4,12,24和48周外周血,监测CD4+T细胞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表面CCR7和CD45RA分子的表达。结果与HIV阴性对照组相比,HIV急性期感染者CD4+T细胞的数量、效应记忆CD4+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Tem)的比例和绝对数均显著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em绝对数的变化与CD4+T细胞绝对数呈显著正相关(r=0.5768,P=0.0001),而与血浆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2962,P=0.0296)。结论效应记忆性CD4+T细胞数量的下降也可作为HIV早期感染者疾病进展的早期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