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进平

作品数:43 被引量:23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广西中医学院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缺血
  • 7篇动脉
  • 7篇血性
  • 7篇中风
  • 6篇缺血性中风
  • 6篇脑梗
  • 6篇补阳还五
  • 6篇补阳还五汤
  • 5篇血管
  • 5篇帕金森
  • 5篇颈动脉
  • 5篇斑块
  • 4篇血浆
  • 4篇血瘀
  • 4篇炎性
  • 4篇抑郁
  • 4篇气虚
  • 4篇气虚血瘀
  • 4篇中医
  • 4篇卒中

机构

  • 23篇太仓市中医医...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43篇杨进平
  • 24篇袁磊
  • 13篇杨磊
  • 13篇陈后勤
  • 11篇王敏玲
  • 11篇周海燕
  • 11篇徐丹
  • 9篇吴林
  • 5篇陈炜
  • 5篇徐丹
  • 5篇郑福奎
  • 4篇温惠娟
  • 4篇周海燕
  • 4篇毕信亚
  • 3篇万伟祖
  • 3篇张蕊
  • 2篇温惠娟
  • 2篇赵海涛
  • 2篇杜中亮
  • 2篇祁晓

传媒

  • 4篇实用中医内科...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4篇中医临床研究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广西中医药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的康复效果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2组均进行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低频rTMS。于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量表评估患者语言功能,计算AQ指数;运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的交流亚项评估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AQ指数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WAB各项评分、AQ指数、FIM量表的理解和表达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02%,高于对照组的66.04%(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频rTMS联合言语训练能够帮助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快速重建语言功能,改善失语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周海燕袁磊闻瑛江雯涵杨磊陈后勤徐丹杨进平张蕊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言语训练脑卒中失语语言功能
温脾通络开窍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痰浊阻窍证患者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温脾通络开窍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痰浊阻窍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温脾通络开窍汤治疗,每日1剂,共8周;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日睡前口服5mg,连服4周后改为10mg,再连服4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观察临床症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7.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积分、Hcy浓度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积分、Hcy浓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脾通络开窍汤能改善老年性痴呆痰浊阻窍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确切。
陈炜蒋凌飞刘泰古联吴鹏王晋平杨进平吴林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太仓地区具有颈动脉斑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太仓地区具有颈动脉斑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体质特点,为缺血性中风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卒中二级预防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研究标准的缺血性中风90例患者按1∶2比例随机分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A组,病例组)与不存在不稳定斑块组(B组,对照组),测定各患者血脂、胆红素、纤维蛋白原,并对其进行体质辨别。结果:两组患者倾向体质、偏颇体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体质以兼夹体质为多,提示我们在对患者进行体质调理时要综合考虑。
杨进平闻瑛王敏玲高星杜中亮江雯涵周海燕徐丹杨磊陈后勤袁磊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颈动脉斑块体质
2016年~2019年太仓市中医医院晕厥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2021年
目的分析2016年~2019年太仓市中医医院晕厥患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晕厥患者诊疗提供科学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太仓市中医医院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2019年晕厥患者一般情况及住院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6年~2019年太仓市中医院晕厥患者581例,女性多于男性,不同年份晕厥患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晕厥患者在1~80岁年龄段呈增加趋势,80岁后开始下降;而女性晕厥患者在1~40岁年龄段呈增加趋势,40岁后开始下降;不同年份晕厥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晕厥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2019年不同性别晕厥患者在不同月份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晕厥患者以8月份病例最多,女性晕厥患者以7月份病例最多,占比6.20%;而男性晕厥患者以8月份最多,占比6.37%。2016年~2019年太仓市中医医院门急诊晕厥住院患者共有132例,占就诊总人数的22.72%,不同年限不同性别晕厥患者住院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晕厥患者病因前3位的分别为神经介导性晕厥(37.12%)、不明原因性晕厥(22.27%)、心源性晕厥(12.88%),住院晕厥患者病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6年~2019年太仓市中医医院晕厥患者每年发病稳定,女性居多,发病具有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份,发病人数跟性别及年龄段有关,住院人数较少,需加强对晕厥患者的病情评估和危险分层,加大对晕厥的宣传与教育。
陈道鹏刘学谦李磊杨进平陈晓勤
关键词: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住院率
温脾通络开窍方对Aβ_(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温脾通络开窍方对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生成和释放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温脾通络开窍方高、中、低浓度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余组均予Aβ1-42诱导BV-2细胞释放IL-1β、IL-6及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温脾通络开窍方予不同浓度进行干预,用ELISA法检测各组IL-1β、IL-6及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脾通络开窍方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及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尤以高浓度作用最明显(P<0.01)。结论:温脾通络开窍方对活化后BV-2细胞IL-1β、IL-6及TNF-α的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良好的抗炎作用可能是温脾通络开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理机制之一。
温惠娟吴林杨进平陈炜郑福奎蔡鑫昆王清碧毕信亚赵海涛麻小梅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
天麻钩藤饮联合美多芭对帕金森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美多芭对帕金森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多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天麻钩藤饮,连续治疗三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运用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Ⅰ、Ⅱ、Ⅲ)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1β、IL-6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NF-α、IL-1β、IL-6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DSS、Barthel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袁磊闻瑛杨进平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美多芭帕金森炎性因子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
五虫通络汤辅助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MBP、H-FABP血清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五虫通络汤辅助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髓鞘碱性蛋白(MB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清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虫通络汤,共治疗2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MBP、H-FABP)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IL-6]、日常生活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预后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BP、H-FA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均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RP、IL-10、IL-6血清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均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动态阻力及外周阻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颈动脉平均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P<0.05),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均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与对照组(11.32%)相近(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五虫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体内炎性反应程度,下调MBP、H-FABP表达,提升治疗效果,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利于疾病良好转归,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杨进平袁磊闻瑛王敏玲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阿司匹林MBPH-FABP
阳虚失眠病因病机探析被引量:11
2011年
历代医家多将失眠病因病机归结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然阳虚失眠也非鲜见,劳逸失调系诱发因素;心阳虚衰、心神浮越,乃内在原因;肾阳亏虚多与阳虚失眠息息相关。五脏及胆、胃之阳虚、气虚亦可致不寐。
吴林杨进平温惠娟
关键词:不寐肾阳亏虚
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语言、记忆、精神等障碍,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皮质萎缩、神经细胞减少、细胞外存在β-淀粉样蛋白(Aβ)形成的老年斑(SP)、神经纤维丝缠结(NFYr)以及皮质动脉和小动脉的血管淀粉样变性等。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种类繁多。
吴林王清碧毕信亚蔡鑫昆杨进平温惠娟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气虚血瘀)及对Hcy、血脂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后循环缺血(气虚血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后循环缺血(气虚血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阳还五汤+西比灵(治疗组)和西比灵(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及Hcy、血脂变化,并采用中医症状分级评分量表对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疗效显著,组间比较治疗组更有优势。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下降,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血脂水平治疗前后均有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Hcy水平治疗前后比较,组内比较前后显著差异,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气虚血瘀)疗效显著,通过降低Hcy及血脂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袁磊闻瑛江雯涵周海燕杨磊陈后勤徐丹张蕊杨进平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