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萍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FN-γ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观察IFN-γ(上生雷泰)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3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分别应用上生雷泰+拉米夫定,α-干扰素(赛若金)+拉米夫定,胸腺肽+拉米夫定,治疗18个月后检测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HBV DNA(PCR法)阴转率。结果上生雷泰+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75%,HBeAg刚转率38%,抗HBe阳转率30%,HBV DNA阴转率73%;赛若金+拉米夫定组ALT常率65%,HBeAg阴转率20%,抗HBe阳转率7%,HBV DNA阴转率52%;胸腺肽+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65%,HBeAg阴转率20%,抗HBe阳转率7%,HBV DNA阴转率52%;胸腺肽+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35%,HBeAg阴转率10%,抗HBe阳转率7%,HBV DNA阴转率25%。结论上生雷泰+拉米夫定组疗效优于赛若金+拉米夫定组及胸腺肽+拉米夫定组。经统计学处理,3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
- 符孔舟杨海萍
- 关键词:IFN-Γ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
- 血清NT-pro-BNP水平评价柔红霉素心脏毒性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评价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 72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化疗的AL患者,首次化疗前和每次化疗后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和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柔红霉素累积剂量与NT-pro-BNP水平及LVEF的关系。结果柔红霉素累积剂量≤120mg/m2、~240 mg/m2、~360 mg/m2、~480 mg/m2、>480 mg/m2者血清NT-pro-BNP分别为(22.3±9.8)、(114.2±34.7)、(187.4±73.3)、(219.9±102.1)、(274.3±157.7)pg/mL,LVEF分别为53.0%±5.1%、51.4%±1.9%、54.9%±4.6%、54.4%±2.5%、40.5%±1.0%。柔红霉素累积剂量达120 mg/m2时血清NT-pro-BNP水平即开始升高,且与柔红霉素累积剂量呈正相关;柔红霉素累积剂量达到480 mg/m2时,LVEF才开始下降。结论血清NT-pro-BNP能早期反映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损害,其敏感性高于LVEF。
- 吴志敏阮林海杨海萍胡萌赵小强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柔红霉素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
- R-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5例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R-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R-CTOP方案治疗1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观察疗效。结果 15例患者中PR3例,NR1例,PD1例,PD0例,CR率为73%;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R-CTOP方案较CHOP方案明显提高缓解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刘珂阮林海杨海萍常保萍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吡柔比星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