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强 作品数:7 被引量:32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60例早期DK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替米沙坦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替米沙坦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联合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和阿托伐他汀片,疗程3个月。联合组研究期间失访脱落1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胱抑素C(CysC)、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nephrin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后TG、CysC、24 h UAER和尿nephri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TC、TG、LDL-C、CysC和尿nephrin水平均低于替米沙坦组,联合组TG、24 h UAER和尿nephrin水平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DKD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清CysC,减少尿nephrin的排泄,从而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杨强 赵燕俐 刘俊保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 替米沙坦 阿托伐他汀 疗效 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应用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评分、皮肤屏障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与睡眠评分及SCORAD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经皮失水率(TEWL)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角质层含水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活动、工作学习、自觉症状、业余休闲、人际关系和治疗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血虚风燥型AD应用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皮损状况,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杨强 张跃营关键词:针刺 血虚风燥型 特应性皮炎 皮肤屏障功能 卞嵩京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2 2018年 总结卞嵩京教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其病机为湿热蕴肠、气滞络瘀、脾虚失健,治宜温肾健脾、导滞化瘀;注重附术同用;巧用芍药等。并举验案1则。 杨强 赵燕俐 白秋生 卞嵩京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温肾健脾 状元散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状元散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脾两虚型的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状元散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治疗前、1周后、2周后、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74%(33/43);观察组临床治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02%(40/43);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周后及4周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头晕头痛3例,疲乏无力3例,其他1例,总发生率为25.58%(11/43);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头晕头痛1例,疲乏无力1例,其他0例,总发生率为6.98%(3/43);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结论:状元散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强 陈原邻 孙严洁 杨明关键词:心脾两虚型 失眠症 卞嵩京运用清热利湿、行气化瘀法治疗膀胱癌经验介绍 2023年 介绍卞嵩京教授运用清热利湿、行气化瘀法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卞嵩京教授认为,膀胱癌初起脾肾两虚,膀胱气化不利,继而湿、热、瘀蕴结下焦为患,久则蓄积为毒而发病,病机总属下焦湿热瘀毒、膀胱气化不利,故总的治疗法则为清热利湿、化瘀解毒、宣畅气机。常用八正散、当归贝母苦参丸合白术木香散加减,名为鱼龙通淋汤。临证强调谨守病机,守方不变;稍改处方,以应变证。处方用药兼容并蓄,经方、古方可新用,时方、草药宜选用。若能识得根本,选用达药,方可效如桴鼓。 杨强关键词:膀胱癌 清热利湿 行气化瘀 益气养阴散聚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散聚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用替米沙坦片(A组,n=20)、阿托伐他汀钙片(B组,n=20)、替米沙坦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C组,n=19)及益气养阴散聚方(D组,n=19)进行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 BG)]、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以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Nephrin排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C组和D组的TG、CysC、24 h UAER和尿Nephrin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组和D组的TC、TG、LDL-C、CysC和尿Nephrin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和D组24 h UAER和尿Nephrin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养阴散聚方治疗早期DKD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调节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MAU),延缓DKD进展。 杨强 赵燕俐 杨明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