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嗓音
  • 4篇头颈
  • 4篇鳞癌
  • 3篇头颈部
  • 3篇头颈部鳞癌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颈部
  • 3篇颈部鳞癌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性激素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活性
  • 2篇激素
  • 2篇癌旁
  • 2篇癌旁组织

机构

  • 13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14篇杨强
  • 8篇陶泽璋
  • 5篇肖伯奎
  • 4篇刘剑锋
  • 4篇周涛
  • 2篇蔡韵琴
  • 2篇华清泉
  • 2篇陈辉霖
  • 2篇蔡青
  • 2篇王双乐
  • 2篇詹汉章
  • 1篇何佳莉
  • 1篇陈恩河
  • 1篇陈桂芳
  • 1篇汪春明
  • 1篇艾望华
  • 1篇黄孝文
  • 1篇孙爱华
  • 1篇江远仕
  • 1篇常伟

传媒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癌症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颈部鳞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研究原发头颈部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并探讨其作为头颈部鳞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对32例原发头颈部鳞癌及15例相应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原发头颈部鳞癌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高于癌旁组(P<0.05)。低分化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Ⅰ、Ⅱ与Ⅲ期端粒酶活性值有显著差异(P<0.05)。鼻咽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高于下咽组(P<0.05)。淋巴结阳性组端粒酶活性值高于淋巴结阴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癌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者,癌和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值无差异(P>0.05)。结论:端粒酶活化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其活化是早期事件,与临床指标关系密切,可望成为头颈部鳞癌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陶泽璋public.wh.hb.cn刘剑锋肖伯奎杨强詹汉章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端粒酶癌旁组织活性
喉外原因所致声带麻痹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1996年
报告喉外原因所致声带麻痹54例,恶性肿瘤所致者居首位(46%),其中由肺部恶性肿瘤所致者18例,占33%;其次为特发性,占31%;甲状腺手术所致者占7%;为减少漏诊和误诊,作者认为,对声带麻痹患者,应作全面系统的检查。包括胸部CT扫描。对一时未能查出病因者,必须随访,不应轻易诊断为特发性声带麻痹。
陶泽璋汪春明杨强
关键词:声带麻痹病因肿瘤
中药“清咽雾化液”治疗慢性咽炎276例疗效观察
1995年
本文总结用自制中药“清咽雾化液”经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276例,疗程1~3周,总有效率达9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8%)(P<0.005)。比较慢性单纯性、增生性、干燥性咽炎的疗效,各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单纯性和干燥性咽炎的疗效高于增生性咽炎的疗效,说明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简便易行,疗效可靠,优于西药吸入疗法,尤适于用慢性单纯性和干燥性咽炎的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的治疗则以同时辅用激光或冷冻局部治疗为宜。
周涛陈桂芳杨强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清咽雾化液慢性咽炎疗效观察激光疗法冷冻疗法
因特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信息资源及其应用被引量:2
1999年
因特网(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已被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因特网拥有大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资源和信息,现提供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信息的线索。万维网(worldwideweb,WWW)采用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
夏正毅刘剑锋孙爱华李滨陶泽璋杨强
关键词:因特网信息资源头颈外科
发不同元音///a://i:/时电声门图参数的比较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探讨发不同元音 / / /a :/ /i:/时电声门图参数值是否有差异 ,明确其中哪个元音对电声门图检查更为合适。方法 对 118例受试者进行了电声门图检查 ,其中正常人 40例 ,病理嗓音组 78例 ,对发三种不同元音/ / /a :/ /i:/时电声门图参数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声门噪声能量、基频方差、接触率、接触率微扰、接触幂、接触幂微扰进行了比较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1) 4 0例正常人发三种不同元音时 ,电声门图参数值均无统计学差异。 (2 ) 78例病理嗓音患者 (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 ,声带囊肿 ,慢性声带炎 )发 / /和 /a :/音的电声门图参数值无统计学差异 ,而发 /i:/音时频率微扰 ,振幅微扰 ,声门噪声能量和接触率微扰明显低于 / /和 /a :/音 (P <0 .0 1、P <0 .0 1、P <0 .0 5、P<0 .0 5 ) ,而接触率则较 / /和 /a:/音时高 (P <0 .0 1)。结论 在病理状态下 ,发 /i:/音更易受代偿能力的影响 ,从而掩盖电声门图参数值的病理特征 ,因此作电声门图时 ,声样的选择应首选 / /和
蔡青周涛陶泽璋杨强
关键词:元音纤维喉镜
嗓音声学分析与心理听觉评价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嗓音声学分析参数与声嘶程度心理听觉评价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78例受试者进行嗓音声学分析 ,按声嘶程度将 2 4例正常人及 15 4例病理嗓音患者分成四组 ,对各组的嗓音声学分析参数及其与声嘶程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除 0级与 1级组 jitter值差异无显著性外 ,其余各参数在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NNE和 SNR为判别声嘶程度的最有意义的两个参数 ,5个参数 (jitter,shim mer,NNE,SNR,SDF0 )均与声嘶程度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结论 :嗓音声学分析参数可以较简便直观地评价声嘶程度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蔡青陶泽璋杨强周涛
关键词:声学分析声嘶
自体非神经组织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为探讨以自体非神经组织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法,采用自体变性骨骼肌和静脉修复免而神经上颊支8mm缺损,术后20周面神经缺损均获修复,再生神经形态和电传导功能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明非神经组织可有效地引导神经再生并修复面神经缺损。提示该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黄孝文华清泉陶泽璋杨强肖伯奎
关键词:神经修复面神经缺损
用颈交感干和舌下神经袢再支配狗环杓后肌的研究
1995年
将8只狗的右侧喉返神经及其内收支切断,再分别将其中4只狗的右侧颈交感神经干和2只狗的右侧舌下神经袢切断后,各将其近侧端和已切断的喉返神经的远侧端吻合,其余2只狗作为失神经支配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4个月行声门照像、肌电图观察,最后行环杓后肌肉眼及组织化学观察。实验结果证明:采用两种神经修复喉返神经均可部份恢复环杓后肌功能,论证了用颈交感神经干修复的机理及各种神经修复法的优缺点,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艾望华杨强李迈群
关键词:喉返神经麻痹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颈交感干
戏曲学员嗓音与性激素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对92名12~19岁的男女戏曲学员用放射免疫法和声谱分析法,分别于1993年3月和1994年6月进行了两次血清睾酮(T)、雌二醇(E_2)和嗓音基频、音域的检测和比较。结果发现:最高音频男、女各年龄组皆上升,女性最为明显;最低音频女性逐年上升,男性各年龄组皆显著下降;男女的音域皆逐年增宽,但17岁后男女音域变量值则互相接近。不论男女,T和嗓音基频呈负相关,而E_2和嗓音基频则呈正相关,但前者表现更为明显。
杨强广华平陈辉霖蔡韵琴邓世和
关键词:性激素
p16、细胞周期蛋白D1和pRb在头颈部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探讨 p16、细胞周期蛋白 D1( cyclinD1)和 pRb在头颈部鳞癌(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的表达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和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2例原发 HNSCC患者癌组织中 p16、 cyclinD1和 pRb的蛋白表达。结果: p16、 cyclinD1、 pRb的总异常率为 90.6%( 29/32),其中 p16和 pRb蛋白表达缺失分别为 62.5%( 20/32)和 34.4%( 11/32), cyclinD1过表达为 34.4%( 11/32)。 p16与 pRb呈负相关性(
陶泽璋刘剑锋肖伯奎杨强华清泉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细胞周期蛋白D1P16蛋白PR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