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丽芬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叶绿
  • 2篇叶绿体
  • 2篇叶绿体超微结...
  • 2篇生理
  • 2篇突变体
  • 2篇小麦
  • 2篇光合色素
  • 1篇性状
  • 1篇诱变
  • 1篇色素含量
  • 1篇生理分析
  • 1篇生理特征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旗叶
  • 1篇小麦旗叶
  • 1篇化学诱变
  • 1篇黄化
  • 1篇光合色素含量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杜丽芬
  • 2篇刘录祥
  • 2篇王成社
  • 2篇谢彦周
  • 1篇许喜堂
  • 1篇王超杰
  • 1篇邹淑芳
  • 1篇李明飞
  • 1篇杨佳秀
  • 1篇刘洋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麦旗叶黄化转绿突变体的生理分析及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机理的理想材料。该研究以小麦旗叶黄化转绿突变体LF2090及其野生型H_261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在旗叶黄化期叶绿素b含量显著降低,叶绿体结构基本正常,光合速率无显著变化;在旗叶转绿期,突变体叶绿素b相对含量提高,但各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叶绿体内基粒大部分消失,细胞间CO_2浓度及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叶绿素a与叶绿素b间的比例变化导致突变体旗叶叶片颜色发生由黄转绿的变化;突变体LF2090旗叶气孔部分关闭是该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和农艺性状较差的主要原因,同时色素含量降低导致叶绿体结构的改变也影响着旗叶的光合效率。
杨佳秀杜丽芬刘录祥谢彦周王成社
关键词:小麦旗叶光合色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
小麦斑点叶突变体LF2010的生理与遗传定位研究
本文以EMS诱变小麦花培品系H261的诱变后代中选育的一个稳定遗传的小麦斑点叶突变体LF2010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该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生理特性和遗传规律,主要结果如下: 1.LF2010的生理特性主...
杜丽芬
关键词:叶绿体超微结构生理特征
文献传递
一个化学诱变的小麦斑点叶突变体的生理和遗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通过EMS诱变普通小麦品系H261,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斑点叶突变体LF2010。自然条件下,该突变体在三叶期叶片基部第一片叶最先出现黄色斑点,随着植株生长从基部老叶片到上部新生叶片依次出现黄斑,最后叶片上斑点逐渐增多并扩散到全片叶、叶鞘、颖壳和麦芒。斑点部位不存在细胞死亡,斑点性状的表达受光照和温度诱导,突变体的色素含量、光合速率随着斑点的出现而显著下降。突变体的株高、有效穗数、单株产量、穗长、结实率和旗叶长等农艺性状显著下降,但是千粒重和旗叶宽却与野生型无差异。将突变体与正常绿色品系杂交,对其F1、F2和BC1代的遗传分析表明,LF2010的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杜丽芬李明飞刘录祥王超杰刘洋许喜堂邹淑芳谢彦周王成社
关键词: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农艺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