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伟
- 作品数:28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45例临床体会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病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3例腹腔镜探查发现麻醉后肌肉松弛肠套叠自动复位,仅行肠管固定术;32例腹腔镜下复位成功;8例腹腔镜辅助下腹壁外手法复位成功;2例行肠坏死切除吻合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并可使假阳性患儿避免开腹手术。
- 孙胜韩彦华李红伟
- 关键词:腹腔镜术肠套叠儿童病例报告
- TP与EC-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pCR率及不良反应比较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比较TP(紫杉醇+卡铂)与E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N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及临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6例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TP方案的患者为观察组(n=65),应用EC-T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n=61)。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8周期化疗,术后评估pCR率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CR率为33.85%,高于对照组的16.39%(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患者术前NAC应用TP方案治疗,pCR率明显优于EC-T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应用。
- 何岩李红伟张磊范柳笛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卡铂紫杉醇
-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10例诊疗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疗。方法回顾我院自2001年11月-2009年10月共施行胃癌根治术291例病历资料。结果291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其中近端胃癌根治术86例,远端胃癌根治术168例,共发生胃瘫10例(39%),经综合治疗术后2-3周内4例恢复胃动力,胃管引流量逐渐减少至拔除。余6例均行胃镜刺激珐胃及吻合口,2例很快恢复胃动力,4例5周以上恢复胃动力,时间最长1例术后46d恢复。10例患者均获治愈,元1例手术。结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低,原因尚不明,经综合治疗均可治愈。
- 程军李红伟罗威王玮李霞
- 关键词:胃瘫综合征
- Ⅲ期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D_(3)根治术的远期疗效对比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比较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D_(3)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2例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ME手术50例,D_(3)根治手术5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淋巴结清除数及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及两组1、3、5年生存率。结果:CME组淋巴结清除数及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优于D_(3)组(P<0.05),而两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CME和D_(3)根治术治疗Ⅲ期右半结肠癌的远期疗效相近。下一步笔者将对CME+D_(3)手术进一步研究,以期成为Ⅲ期右半结肠癌手术新的研究方向。
- 罗威宋彦伟孙胜张艳辉邓小强何岩李红伟
- 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检查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D3根治术
-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1
- 2016年
- 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前瞻性入组116例患者,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7例(腹腔镜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9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清除数目、切除肠管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58.8±28.7)mL vs(150.3±45.9)mL,P<0.01]、术后排气时间加快[(2.7±0.9)d vs(3.5±1.6)d,P<0.05]、术后住院天数减少[(9.1±3.6)d vs(11.4±4.2)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5%vs 16.3%,P<0.05)、切口长度明显缩短[(5.5±1.8)cm vs(18.0±2.1)cm,P<0.01],术后镇痛需求减少(38.8%vs 71.4%,P<0.05),但手术时间延长[(175.8±46.7)min vs(120.4±40.2)min,P<0.05]。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肿瘤根治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且微创优势明显。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张艳辉李红伟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开腹手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 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在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的《乳腺癌生存质量测评表(FACT-B)》对2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出院2年时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至出院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FACT-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FACT-B中心理、社会、精神、躯体维度评分分别为(114.32±37.41)分、(50.02±19.45)分、(41.51±13.66)分、(57.78±17.9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8.62±32.89)分、(40.32±17.22)分、(31.45±11.13)分、(50.34±15.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科学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楚阳光王玮韩彦华李红伟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生活质量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FNH的临床病理、影像学检查、外科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19例FNH,影像学检查诊断率较低,其中彩超确诊率42.1%(8/19),CT57.9%(11/19),MRI75.0%(12/16),手术切除病灶效果好,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目前CT和MRI是FNH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影像检查疑为FNH又暂不同意手术探查病人可考虑定位穿刺活组织检查,但对穿刺未能定性成功及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应手术治疗。
- 李红伟张艳辉王伟芳刘素红宋彦伟
- 关键词:肝肿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7例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保留左结肠动脉手术41例(低位结扎组),接受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手术46例(高位结扎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淋巴结清除数和253组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既能达到肿瘤彻底根治的要求,又保留了用于吻合肠管的血供,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
- 罗威张艳辉孙胜宋彦伟李红伟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
-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十二指肠损伤在临床中较少见,发生率约为3.7%~5%[1]。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因十二指肠周围解剖复杂,损伤后诊断困难且治疗较棘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
- 罗威李红伟
- 关键词:十二指肠
- 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后行前切除术与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内镜确诊的6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术前放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放化疗组术后5年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8.1%、60.8%、12.5%、21.8%。直接手术组术后5年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2.8%、34.3%、11.4%、45.7%。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后行低位前切除术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可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 罗威李红伟
- 关键词:直肠恶性肿瘤术前同步放化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