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平
- 作品数:39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期刊移动出版--'域出版3521提升工程'的探析与思考
- 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而移动出版就是互联网+手机生产+出版物的结果,是未来提升出版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效率的主要手段.探析北京超星集团"域出版3521提升工程...
- 李祖平
- 关键词:移动出版
- 建设创新型科技期刊的立足点、关键点、着力点和突破点——兼谈《今日科技》杂志的创新发展实践
- 科技期刊要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加快创新型期刊的建设步伐。创新型科技期刊的建设内容包括突出创新内涵的办刊宗旨、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采鳊队伍、拥有创新型流程和先进技术平台的工作模式、激活体制或机制活力...
- 李祖平
- 关键词:科技期刊办刊宗旨业务管理
- 文献传递
- 运用“数据链”增强科技报道影响力的三种模式——“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之“数据新闻”探索被引量:2
- 2014年
- "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宣传,是"数据新闻"在科技报道中的一次成功探索。不但聚焦于相关数据形成新闻的过程及表达,而且实现了从选题策划、数据采集、数据筛选与整合、新闻作品输出等步骤寻找数据与每个受众的关系。这一次的成功探索,让我们在新闻数据到"数据新闻"的形成过程中,还研究发现了运用"数据链"增强科技报道以真实性为生命力,发出好声音、发挥引导力的独特作用和模式。
- 李祖平
- 关键词:数据新闻数据链
- “特色栏目、编辑身份”再造重构与学术期刊移动出版突破被引量:2
- 2016年
- 学术期刊在数字化、网络化出版基础上,通过APP、微信等应用软件实现了出版能力"扩容",但并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方位、深层次、颠覆性创新的趋势与潮流。"扩容"的同时,只有通过"特色栏目数字化再造与编辑身份多元化重构"的突破性创新,才能发挥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移动出版领域的战略引领作用。
- 李祖平
- 关键词:移动出版
- 媒体融合时代“期刊不朽”的三大支撑性功能被引量:1
- 2015年
- 期刊何以不朽?支撑期刊不朽并在互联网时代照样大放异彩的,不只是政府层面的法律与政策保护,更有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诞生至今300多年来日益彰显的三大功能的强力支撑——作为知识产品的约定性编辑发布功能;作为传统读物的最简易翻阅读取功能;作为文献资源的被连续存储利用功能。
- 李祖平吕国昌董燕萍
- 关键词:媒体融合时代
- 期刊选题策划三步法——兼谈《今日科技》杂志的日常选题策划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出版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选题策划的作用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对于图书行业,期刊对选题策划的重视与研究还比较薄弱。从期刊选题策划的实践出发,提出了期刊选题策划"用慧眼、使妙手、显神功"的三步法,并归纳出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操作公式:发现题材闪光点+提炼素材闪光点+升华主题闪光点=期刊选题策划。
- 李祖平
- 关键词:选题策划
- 综合性科技期刊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的能力与路径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提出综合性科技期刊开设专版、专栏来适量刊登学术研究论文作为科研成果表达渠道和载体的可行性,指出综合性科技期刊为学术研究服务要把握好"度",即适度能力和适宜路径。
- 李祖平
- 关键词:学术研究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在杭州先行先试的对策研究
- 2016年
- 通过全面梳理杭州市现有创新政策,深入分析其激励点,提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的政策建议,让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在杭州落地,确保区内企事业单位享受示范区的普惠政策,激发示范区创新创业活力。
- 李祖平倪玲连孙逸王世锋王嘉珏
- 关键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互联网+平台”:科技期刊的跨界与第三次大融合被引量:2
- 2017年
- 数字化出版进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在摒弃网站、网页"僵尸"化的同时,大胆打破第三方数据库机构对文献资源市场收益的垄断、挤压,走上了"互联网+信息化服务平台"的跨界之路,通过加快建设主体化、自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创新服务平台,实现科技期刊在技术、载体、渠道、用户、成果等各方面的第三次数字化大融合。
- 李祖平
-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化
- “刊学研结合”支撑中国学术期刊“最具国际影响力”被引量:7
- 2015年
- 在"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里,我们拨开被高度追捧的国际化办刊模式的光环,更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学术期刊可以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秘诀——刊学研结合。"刊学研结合"就是通过办刊活动与学术、科研活动在内容、载体、过程、成果等诸多方面的有机结合,以提升影响因子实现"刊学研"共赢的创新模式。
- 李祖平汪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