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 作品数:96 被引量:733H指数:1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脂类对盐酸、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1994年
- 本实验用Sprague-Dawley大鼠胃内给予二山酰卵磷脂与三棕榈酰甘油酯1:4(w/w)混合物(每只鼠1ml,含5mg混合物)保护0.6mol/L盐酸致胃粘膜损伤,使溃疡指数及溃疡面积与胃总面积比分别降低了76.27%及80.24%(P<0.01),胃粘膜表面疏水性及跨膜电位值显著增加(P<0.05)。该混合物对无水乙醇所致胃粘膜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提示脂类对盐酸致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维持表面疏水性有关,但这种疏水表面对不同致损伤因子的作用是有差异的。
- 马述春李少华李石张贤康
- 关键词:胃粘膜磷脂盐酸乙醇
- 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组织及血清中粗纤维调节素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粗纤维调节素 (Un)在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及血清中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在正常和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血清学检测的价值。方法 :以CCl4 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Un分布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Un的含量。结果 :随着CCl4 造模时间的延长 ,Un在肝组织中沉积增加 ,主要在汇管区、中央静脉壁及纤维间隔内分布。血清Un含量也随肝纤维化的加重而升高。结论 :Un是肝组织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表达增加 ;血清Un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的一种血清学指标。
- 姚定康李石孔宪涛叶廷军
- 关键词:肝硬化四氯化碳
- 胆汁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 1997年
- 胆汁酸是由肝脏合成、排泄的一类有机阴离子。正常情况下,因肝脏可迅速摄取肠肝循环回流入门静脉中胆汁酸(首次通过肝脏的摄取率为40%~90%),故体循环中其含量甚少。但在某些肝胆疾病时,胆汁酸代谢发生紊乱,血循环中的胆汁酸浓度及其成分可出现异常改变,作有关胆汁酸的检测和耐量试验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一定价值。
- 陈岳祥李石
- 关键词:胆汁酸肝脏肠肝循环血循环耐量试验
- As_2O_3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9
- 1999年
- 目的:观察 As2 O3 对人胃癌细胞株的作用,并探讨其抗胃癌作用的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进口分析纯 As2 O3 0.1~20μm ol/ L与人胃癌细胞株共育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存活、形态学改变及细胞 D N A 含量的分布,并以 N I H3 T3 细胞作对照。结果: 10~20 μm ol/ L As2 O3 处理的胃癌细胞呈典型的凋亡特征性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胞膜完整、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 G1 期细胞前出现亚二倍体峰,与 As2 O3 作用的时间及浓度呈正相关趋势。结论: As2 O3 抗胃癌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蔡洪培邓志华李石张兴荣沈建伟刘苏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胃肿瘤细胞凋亡
- 推拿与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比较及其机理探讨被引量:3
- 1999年
- 对推拿与促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疗效作比较研究 ,并探讨推拿治疗的作用机制。随机将各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90例分成推拿组、服药组及安慰剂组 ,并以 3 0名健康者作对照。于治疗前后作B超胃排空及胃动力检测 ,并测定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结果表明 ,各组FD患者治疗前的胃窦平均收缩幅度(△S)、平均收缩频率 (f)及运动指数 (Mi) ,较正常健康者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P <0 .0 5 ) ,而半排空时间、全排空时间又显著延长 (P <0 .0 1)。FD各组餐后 2小时的胃动力指标P、f及Mi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1) ,推拿组和服药组治疗 1个月后的△S ,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f及M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P <0 .0 5 ) ,半排空时间T50 、全排空时间T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胃动力指标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 <0 .0 1) ,而安慰剂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说明推拿与西沙必利可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期B超胃排空检测指标胃窦收缩幅度 (P)、f.Mi及胃动力指标可作为评估疗效的客观依据。
- 周信文金卫东陆萍邬诚浩魏建子朱梁刘新华李石沈建伟陆琪红
- 关键词:治疗前推拿西沙必利胃动力FD
- 牛磺酸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1
- 1999年
- 目的研究牛磺酸的体内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开始或造模6周后给予牛磺酸;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肝功能、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和层粘连素)、肝羟脯氨酸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含量,并作肝病理检查。结果牛磺酸可显著减轻CCl4肝纤维化程度,能明显降低肝羟脯氨酸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含量,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连素水平,改善肝功能,组织学检查亦显示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牛磺酸在体内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可望用于肝纤维化的防治。
- 陈岳祥李石张兴荣张忠夏孔宪涛
- 关键词:牛磺酸肝硬化疾病模型
- 血清层粘连蛋白变化反映慢性肝病的病理改变被引量:16
- 1994年
- 本文报告对51例肝硬化者,15例慢活肝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察LN)检测的结果。三组被测人群的数值分别为770±180ng/ml、550±70ng/ml及370±70ng/ml。并观,血清层粘连蛋白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肝内炎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变性间的关系。提示肝硬化、慢活肝者血清LN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同时发现血清LN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肝内炎细胞浸润程度,肝细胞坏死变性程度及肝窦内基底膜形成程度呈正相关。血清LN测定是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的方法。
- 王杰军孔宪涛李石陈士葆
- 关键词:层粘蛋白肝硬变肝疾病病理
-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体外前药转换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建立胃癌组织细胞自杀基因体外前药转换基因治疗方法。方法和结果首先将含CD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CD2在PA317细胞中包装、筛选、收获病毒上清及进行病毒滴度测定后,体外转导M85胃癌细胞,以PCR方法证明CD基因稳定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Northernblot分析了CD基因的表达;转基因胃癌细胞在前药5-FC作用下呈现明显的选择性生长抑制效应。且观察到强效的“旁观者效应”。结论为胃癌组织基因治疗提供了极有意义的资料。
- 程慧玉张忠兵李石张兴荣朱玉平
- 关键词:基因疗法胞嘧啶脱氨酶
- 丹参单体IH764-3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7
- 1998年
- 本实验在大鼠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模型上,观察丹参有效单体IH7643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并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肝贮脂细胞为靶细胞,研究IH7643对其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主要试剂:IH764?..
- 陈岳祥李石范列英孔宪涛杨纯正于宝玲
- 关键词:肝纤维化丹参单体IH764-3抗纤维化
- 牛磺酸抑制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沉积被引量:24
- 1999年
- 目的研究牛磺酸抗肝纤维化作用。大法用四氯化碳(CCI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肝Ⅰ、Ⅲ、Ⅵ型胶原和透明质酸、层粘连素沉积;Northernblot杂交检测肝Ⅰ、Ⅲ型前胶原、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RNA含量。结果CCI4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Ⅵ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素染色明显增多;Ⅰ、Ⅲ型前胶原、TIMP-1mRNA显著增加。牛磺酸处理的大鼠,上述各指标的阳性染色明显减少,并可明显抑制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而对TIMP—1mRNA却无明显影响。结论牛磺酸对CCI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抑制纤维生成与沉积。提示它对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陈岳祥李石张兴荣张忠兵孔宪涛
- 关键词:牛磺酸细胞外基质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