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益

作品数:7 被引量:120H指数:4
供职机构: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煅烧
  • 3篇高岭石
  • 2篇相转变
  • 2篇莫来石
  • 1篇调湿
  • 1篇调湿材料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折光率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反应
  • 1篇碳化硅
  • 1篇墙体材料
  • 1篇热反应
  • 1篇转化法
  • 1篇综合利用
  • 1篇煅烧工艺
  • 1篇煅烧温度
  • 1篇矸石
  • 1篇相变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 3篇国电电力建设...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李益
  • 4篇杨殿范
  • 4篇魏存弟
  • 2篇马鸿文
  • 1篇张军
  • 1篇胡大千
  • 1篇裴亚力

传媒

  • 2篇世界地质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矿产综合利用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偏高岭石水热转化法合成NaA分子筛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在偏高岭石水热转化法合成NaA型沸石分子筛体系中 ,通过对反应不同时间内的固相产物的XRD、FT—IR图谱分析 ,以及对SEM形貌变化的观察 ,认为晶化过程包括异相成核和均相成核两个过程 ,其中异相成核先于均相成核 ,但是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只是取决于偏高岭石的表面溶解程度。偏高岭石不仅提供了反应所需的化学组分 ,而且也为晶核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界面条件。
李益胡大千
关键词:水热反应
PFBC灰的特征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取自日本国中部电力会社所产PFBC灰进行了特性分析。研究表明,PFBC灰与传统的煤粉炉粉煤灰(OF灰)在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及颗粒形态上具有很大差异。针对PFBC灰活性较高的特点,对其进行了综合利用研究,即以PFBC灰和OF灰为原料制作了功能性调湿材料,以PFBC灰和石灰、石膏为原料制备了轻质高强墙体材料。
魏存弟杨殿范裴亚力李益池田攻
关键词:综合利用调湿材料墙体材料
新型钻石仿制品——合成碳化硅
2001年
合成SiC是新型钻石仿制品 ,其硬度、折光率、色散值、热导系数均与钻石极其相近 ,用常规钻石检测方法难以鉴定 ;但合成SiC为非均质体 ,具较高双折射率 ,内含物及颜色也具特殊性 ,且其可见光吸收光谱、红外线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能谱均与钻石不同 。
魏存弟李益侯玉树钱湘兰
关键词:碳化硅折光率
偏高岭石水热体系合成NaA沸石分子筛晶化机理及其结晶动力学研究
该文利用XRD(X光衍射分析)、IR(红外光谱)、SEM(扫描电镜)等为测试手段对偏高岭石水热转化法合成NaA的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应过程中固相物的表征,认为该体系晶化过程中是'偏高岭石-凝胶团-沸石晶体-液相'共存...
李益
关键词:晶化机理晶化率
文献传递
煅烧煤系高岭石高温相变特征及火山灰活性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通过XRD谱和IR谱研究了煤系高岭石的高温相变特征。同时,通过煅烧高岭石的Si,Al溶出实验和煅烧高岭石-石灰-石膏硬化体的强度实验研究了煅烧煤系高岭石的火山灰活性。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4个阶段,其Si,Al溶出浓度与相转变过程有关,Al的溶出浓度在900℃时达到最高,Si在1100℃时达到最高。煅烧高岭石-石灰-石膏硬化体的强度与钙矾石生成量的多少相关。煅烧高岭石中Al的溶出活性决定了硬化体中钙矾石的生成量。高岭石具有较高火山灰活性,其煅烧温度范围为500~900℃。
魏存弟马鸿文杨殿范张军李益
关键词:高岭石火山灰煤矸石煅烧工艺莫来石
煅烧煤系高岭石的相转变被引量:64
2005年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和能量色散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煤系高岭石在200~1300℃下煅烧的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4个阶段:脱羟阶段(≈550℃),偏高岭石阶段(550~850℃),SiO2分凝(850~1100℃)及Al2O3分凝阶段(950~1100℃),莫来石阶段(>1100℃)。550℃时高岭石失去羟基水,转变为半晶态的偏高岭石。偏高岭石莫来石的相转变过程中存在SiO2和Al2O3的分凝。能量色散分析证实了分凝Al2O3的存在。950℃的新生相是γAl2O3而不是AlSi尖晶石。莫来石是由偏高岭石分凝形成的SiO2和Al2O3反应而形成的。
魏存弟马鸿文杨殿范李益三国彰
关键词:高岭石相转变莫来石
煅烧温度对高岭石相转变过程及Si、A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7
2005年
通过对吉林通化煤系高岭石和美国Georgia高岭石在200~1300 ℃热处理产物的MAS NMR谱和XRD,IR,DTA等的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①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脱羟阶段(约550 ℃),偏高岭石阶段(550~850 ℃),SiO2分凝(850~1100 ℃)及Al2O3分凝阶段(950~1100 ℃),莫来石、方英石形成阶段(1100 ℃以上);②偏高岭石-莫来石的相转变过程中存在SiO2和Al2O3的分凝,其中SiO2的分凝温度是850 ℃,而Al2O3的分凝温度是950 ℃;③1100 ℃开始,由偏高岭石分凝形成的非晶质SiO2一部分和Al2O3-γ发生反应生成了莫来石,一部分结晶为方英石;④煅烧高岭石Si、Al活性总体上随着煅烧温度的增高逐渐增强,其中Al的活性在900 ℃时达到最高,Si在1100 ℃时达到最高,当温度超过这两个临界点时,Si、Al活性将迅速下降.
魏存弟杨殿范李益三国彰
关键词:高岭石相转变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