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 作品数:27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
- 2023年
- 本文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实施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3月3日-2023年2月5日期间在我院实施术后化疗的患者,按照需要对临床指标采取研究。结果 两组样本经过研究以后,观察组研究样本临床各项数据指标要优于对照组样本(P<0.05)。结论 实施多种护理措施已经在本次研究的患者群体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帮助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康复,值得推广以及使用。
- 秦斯琦朱月琦许雯萱薛美琦李琳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
- 基于LASSO回归构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预测模型
- 2025年
- 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基于LASSO回归筛选变量,据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性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2024年5月吉大二院乳腺外科收治乳腺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留出法,以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基于建模组临床资料进行LASSO回归分析,以筛选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再据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模型预测性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104例患者中,21例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20.19%。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于λmin共筛选出身体质量指数(BMI)、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辅助放疗、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锻炼频率等6个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BMI、淋巴结扫除数目、术后并发症均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943(95%CI=0.891~0.996)和0.861(95%CI=0.723~0.999),Hosmer-Lemeshow检验x2=1.797(P=0.987)。结论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与BMI、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关系密切,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能为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提供参考。
- 秦斯琦李悦杜彤欣周艳冰李琳
- 关键词:乳腺癌列线图
- 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八例误诊原因辨析被引量:3
- 2009年
- 徐传和金美善李琳郑连荣许海波
- 关键词:乳腺纤维囊性病误诊
- ICU患者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近年来,ICU病房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的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渐上升,由于这类细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对干湿温度耐受性强,具有极强的获得性耐药和克隆性传播的能力,耐药谱广泛,易随各种侵入性诊疗手段入侵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 李涵金玉芬李琳于庭王永仁常静郎明菲王鑫磊张宇
- 关键词: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住院患者住院时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ICU
- 液基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TBS2001修订描述性诊断报告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6月间所做液基细胞学涂片2176例诊断及在ASC-H以上的109例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76例中取材满意2012例,检出ASC-US103例,ASC-H13例,LSIL42例,HSIL36例,SCC15例,AGC21例,腺癌2例,与组织病理学对照总符合率为95.4%。结论:液基细胞学用于妇科细胞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尤其对上皮细胞异常的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有较高的符合率。此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临床妇科的检查、诊断方法。
- 徐传和张冬霞刘明辉李琳
-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4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989例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989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683例,感染率为69.1%,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以及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5.1%、2.2%和11.8%,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最高的是多西环素94.1%,其次为阿奇霉素88.7%、交沙霉素86.1%、米诺环素84.9%、克拉霉素81.9%。结论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69.1%,主要由解脲脲支原体引起,占79.8%,应首选多西环素进行治疗。
- 徐传和李琳毕重秀姜家莹
- 关键词: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
- 联合检测CA125、AFP及β-HCG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癌糖类抗原125(CA125)、甲种胎儿球蛋白(AFP)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16例卵巢癌以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CA125、AFP及β-HCG。结果:CA125、AFP及β-HCG检测总阳性率为90.52%,其中卵巢癌患者中CA125、AFP及β-HCG阳性率分别为72.41%、9.48%及8.62%。CA125在卵巢浆液性腺癌、内胚窦癌中的阳性率为96.77%和75.00%,5例卵巢癌术后CA125阳性者均已复发。内胚窦癌AFP阳性率为56.25%。内胚窦癌及浆液性腺癌患者中β-HCG阳性率分别为12.50%及9.68%。结论:CA125对卵巢浆液性腺癌、子宫内膜样癌及内胚窦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预示预后的意义。AFP和β-HCG对内胚窦癌具有特异性诊断意义。CA125、AFP及β-HCG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的检出率。
- 徐传和李琳许海波郑连荣毕重秀朱洪权
- 关键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卵巢癌
- 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检测中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07年
- 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结合流式细胞技术与电阻抗原理,通过测定前向散射色光、荧光的波幅和强度及电阻的变化报告12种参数,对尿液中的红细胞信息、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及电阻率等进行分析。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但是,也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如草酸钙结晶、非晶形无机盐类、药物结晶、酵母样细胞、大量细菌、脂肪滴、卵磷脂小体、粘液丝、PH值、温度、大量小圆上皮细胞或扁平上皮细胞、黄疽尿及电压等)。现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诸多干扰现象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 李琳徐传和
- 关键词:流式细胞技术草酸钙结晶卵磷脂小体
- 实验室检查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
- 2007年
-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为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属有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HS),临床上以短期发热、出血、低血压、继之出现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为其特征。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virus,EHFV)又称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 罗慧徐传和李琳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FEVER自然疫源性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毒性出血热
- 老年人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率偏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0
- 2012年
- 2005年国家卫生部公布,在全国27种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梅毒发病人数仅次于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以及淋病而高居第5位(早在2002年为第7位)。梅毒的诊断依据主要是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清学检查(检测抗体)、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直接荧光抗体法等)和梅毒螺旋体核酸测定。不同年龄段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阳性率,
- 徐传和李琳郑连荣毕重秀朱洪权许海波
- 关键词:梅毒假阳性率性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