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现根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油田
  • 5篇埕岛油田
  • 2篇注采
  • 1篇地震液化
  • 1篇调剖
  • 1篇调剖技术
  • 1篇新元古界
  • 1篇油藏
  • 1篇油藏模型
  • 1篇油井
  • 1篇元古界
  • 1篇剩余油
  • 1篇矢量
  • 1篇矢量化
  • 1篇适应性
  • 1篇数模
  • 1篇水井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提液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7篇李现根
  • 1篇刘香山
  • 1篇牛明超
  • 1篇王振涛
  • 1篇张胜利

传媒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河南嵩山地区新元古界何家寨组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成因新认识被引量:3
2020年
作为国际前寒武系碳酸盐岩研究的热点,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简称MT)在前寒武纪古地理重塑、地层对比和古气候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但对其成因机制的认识长期存在争论。华北克拉通南缘嵩山地区新元古界何家寨组发育大量MT沉积,被前人解释为地震液化的产物。文中对何家寨组MT发育层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系统的微相分析和比较沉积学的研究,确定何家寨组MT沉积于碳酸盐缓坡沉积环境,发现MT具有早期成岩作用特征,其形态类型和宿主岩性、沉积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从多个方面对比探讨了MT微亮晶和地震“液化脉”之间的不同,明确指出,何家寨组MT的形成受到古海洋条件和沉积岩相的严格约束,具有鲜明的古环境意义,和地震没有必然的成因联系。
王振涛李现根
关键词:臼齿碳酸盐岩
埕岛油田中二区水井调剖技术适应性研究
2012年
埕岛油田中二区是典型的河流相砂岩沉积,储层非均值性强,注水开发以来,长期采用一套层系、滚动开发的方式,导致注采矛盾突出、含水高且上升较快;受海上特殊工作环境及作业力量的限制,水井检修周期长,层间调配不易实现。针对这种情况,在部分井组开展了调剖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分析认为水井调剖能够有效缓解注采矛盾、改善开发效果,可以作为区块"控水稳油"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李现根
关键词:非均质性调剖
埕岛油田中一区油井提液适应性及技术政策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埕岛油田中一区油井液量低的问题,应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在进行提液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提液技术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以1.1~1.5的差异化注采比将区块地层压力恢复至12.0 MPa时实施分步提液,开发效果最优。前期的矿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研究结果对埕岛油田中一区整体提液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现根
埕岛油田馆陶组高含水期优势流动通道识别与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河流相沉积的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进入了高含水期,平面、层面矛盾进一步凸显,水驱效果差,识别和治理优势流动通道是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埕岛油田主体馆陶组中一区油藏为例,综合采用指标计算法、吸水产液图版法、动态分析等方法对优势流动通道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快速识别优势流动通道的综合评价方法;在流动通道识别基础上,明确调整方向,采取油水井两端并重的"提、控、引"治理措施,引导地下流场扩大波及面积,均衡流场,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对指导下步馆陶组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牛明超李现根余子牛
关键词:埕岛油田馆陶组高含水期注采调整
流线数模辅助动态精细注采调配应用研究
目前,控制油藏含水上升,减缓油藏递减速率已成为高含水区块开发的首要目标。流线数模是辅助注采调配决策的重要手段。编制流线数模结果后处理软件,处理ECLIPSE流线法得到的海量数据。应用该软件,可以提取全区或任意生产井(注水...
林博王优杰王志伟王明李现根张在振刘超
文献传递
埕岛油田中二区综合调整技术政策实践与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埕岛油田中二区长期采用一套层系开发,井网不完善、层间干扰、采油速度低等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2009年以来进行了细分层系、加密井网为主的综合调整,并在调整过程中通过运用强化方案跟踪调整、优化射孔井段、推广应用水平井、及时实施老井归位、适时进行油井提液等技术手段,开发效果明显改善。综合分析认为现行的调整技术政策与做法能够满足中二区该阶段高效开发的需求。
李现根
关键词:层系细分
埕岛油田主体南区综合调整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埕岛油田南区馆陶组上段井网加密后新钻井地质资料和新的储层反演结果,深化了油藏地质认识;综合应用油藏工程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合理注采比、合理注水时机、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合理生产压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油井射孔,水井分段及水井射孔层位进行了优化,根据最终的优化结果,制定单井投产投注方案。
张胜利李现根刘香山
关键词:埕岛油田油藏模型剩余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