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渌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发展伦理学视野中的乡村旅游
-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也刺激人们多方面反省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出路。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目的就是要在发展伦理学的视野下,通过寻求国内外历史和现实的有关乡村旅游的诸种思想,在既有的伦理道...
- 李渌
- 关键词:发展伦理学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
- 文献传递
- 生态伦理与生态旅游的思考
- 2010年
- 生态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醒人们应将生态伦理思想融于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中,呼唤旅游决策者与经营者应树立生态旅游伦理观念,以此指导其行为,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李渌
- 关键词:生态伦理生态旅游生物圈整体性
- “遗产自觉”与“地方依恋”:历史城镇居民文化延续力研究——贵州镇远古城的实证被引量:11
- 2021年
- 以贵州镇远古城为实证个案,通过“遗产”这一具体物质指向,从遗产认知、遗产情感、遗产实践三个维度建构历史城镇居民的“文化延续力模型”。研究表明:文化延续力是动态的,实现了代际知识传递和社区成员间的横向知识传递;遗产情感是构建居民文化延续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时间越长、年龄越大的人群对古城遗产的认知越全面,延续力也越强,而年轻一代还没有完成从古城遗产使用者向守护者的角色转换。地方政府需通过遗产教育和参与管理等方式引导社区居民参与遗产实践;激发地方精英的文化影响力,调动居民参与遗产管理的热情和智慧;依靠民众对遗产的记忆与情感,创新古城镇遗产旅游的呈现方式,探索出适合当下和未来的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之路。
- 李渌徐珊珊
- 关键词:地方依恋
- 生态伦理视野下的贵州乡村旅游
- 2013年
-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法,在分析国内外生态伦理的基础上,以生态伦理学的视野,检视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对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生态伦理判断,并探讨乡村旅游生态伦理理论,以指导贵州乡村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李渌
-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推进旅游产业化特色发展被引量:2
- 2021年
- 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努力在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之间,寻求适当而合理的平衡。
- 李渌阙正纲
- 关键词:旅游产业化可持续性发展文化资源保护
- 历史名人之遗产识别:乾隆朝赴琉球册封使周煌的个案论述被引量:2
- 2021年
- 历史名人遗产被视为能生动客观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性的一种有力证据,成为世界遗产架构中最具代表性的遗产类型。论文以清代乾隆朝“帝师”赴琉球册封使周煌为个案,通过史料档案踏查、整理和实地调研,归纳整理周煌为后世留下的著作、碑铭、墨宝、档案文献、现存墓冢等物质遗存,以及巴渝地区流传至今的传统节庆与习俗、民间信仰与传说等非物质遗产。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出发,识别历史名人遗留给当代的文化资产,并通过名人遗产建立现在与过去的联结关系。通过历史学的深入考究和学科判断,从遗存的历史碎片中梳理出遗产的当代价值,结合当代旅游产业与教育实践中对文化遗产的价值需求,再度激发和彰显历史名人遗产蕴藏的人类情感和族群文化,在历史学与遗产学之间提供能够对接的发展策略与模式。
- 李渌谭阳阳
- 从“文化自觉”走向“遗产自觉”:古民居遗产的激活与展望被引量:6
- 2022年
- 古民居遗产的激活不仅是传统建筑的现代保存,更是建筑背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本质就是文化特质与时代发展相协同的“遗产自觉”表现。以“文化自觉”理论为基础,以古民居遗产的活态保护和文化再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云贵地域上典型案例的深度分析,对遗产感知、遗产认同和遗产再生三个阶段的“遗产自觉”理念进行了实践解读,提出社区居民才是遗产激活和创新中的强大力量,采取政策引导激发社区居民的遗产感知和认同,借助全球文化市场的引领,强化民众对遗产的动态保存,实现文化遗产再生。建立居民遗产自治与政府遗产管理相统一的新思维,在“能发展”的维度上探寻最切合古民居遗产传承的激活之道。
- 李渌闫亚旗
- 关键词:古民居文化自觉
- 贵州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初探被引量:14
- 2005年
- 宗教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古今中外,人文旅游景观中的宗教文化内容都是游客为之注目的亮点。在新阶段,贵州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不能忽视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本文在挖掘贵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如何对贵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问题。
- 李渌
-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开发
- 红路彩带中国游:中国红色长征路全域旅游发展新战略探析被引量:1
- 2019年
- "需求品质化"和"发展全域化"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一带一路"背景和"全域旅游"视角下,以红军长征路为主线,深度挖掘和整合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路上能为旅游服务的一切资源,构建以"红路彩带,美丽中国"为核心的中国红色长征路全域旅游发展新战略,不仅是对我国国内旅游资源重新整合的提升创新,也是我们面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重新树立的中国文化旅游新符号。
- 李渌李渌
- 深挖地域特色 塑造民宿核心竞争力
- 2024年
-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民宿作为旅游住宿的重要补充,其文化内涵和体验价值日益凸显。贵州凭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民宿发展的热土。截至2024年6月,贵州有民宿经营主体总量1.2万余家,国家甲级旅游民宿5家、乙级旅游民宿4家、等级民宿163家,万峰林、梵净山、黄果树等十大民宿集群初具规模,为“多彩山居·醉美心宿”贵州民宿公共品牌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但为贵州传统住宿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模式,更为乡村振兴和传统村落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 程雯李渌曹代锦
-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公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