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胜 作品数:30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雌激素对软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表达谱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介导软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机制。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从髋关节置换术中无菌取出的股骨头中,分离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空白对照组仅加入软骨细胞培养液,其他观察分组除软骨细胞培养液,分别加入雌二醇(E2)、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和雌激素受体阻断剂氟维司群(Ful),均培养48 h,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GSH-INF-3芯片分析软骨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在DAVID网站(https://david.ncifcrf.gov/)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阐明雌激素调控软骨细胞表达关键基因与分子标记。结果:观察组中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鉴定出差异蛋白表达,通过蛋白质谱分析筛选得到目的基因,当雌激素介导软骨细胞分泌验证因子时,上调的基因包括:白细胞介素(IL)-1α、IL-5、IL-1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12P70、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β;下调的基因包括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BLC)、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7、IL-2、IL-4、TNF-α和IL-8;GO分析示差异基因多富集于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内质网的内腔、信号受体激活剂活性和受体配体活性。KEGG分析示以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路参与雌激素激活软骨细胞炎症因子。结论:雌激素主要通过细胞因子活性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上调IL-5、IL-11、TNF-RⅠ、ICAM-1和IL-1α等软骨细胞分泌因子的关键基因,其可能成为骨性关节炎(OA)的潜在治疗靶点。 李永胜 李永胜 赵喆 赵喆 邓桢翰 李文翠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软骨细胞 雌激素 生物信息学 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目的:研究应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我院完成的应用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C型病例15例。 刘建全 李文翠 赵喆 李永胜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 内固定 关节镜辅助大多角骨部分切除联合襻钢板悬吊治疗第1腕掌关节炎 202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大多角骨部分切除联合襻钢板悬吊治疗EatonⅡ、Ⅲ期第1腕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EatonⅡ、Ⅲ期第1腕掌关节炎患者15例(16侧),男5例(双侧1例)、女10例,年龄为(56.7±6.4)岁(范围46~75岁)。术前X线片示关节间隙狭窄、周围骨赘形成,并向桡背侧脱位。行关节镜下部分大多角骨切除,采用高强线及指骨钢板自制襻钢板悬吊固定第1掌骨。记录重返工作时间,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第1腕掌关节位置和掌骨下沉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拇指Kapandji评分、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分(disabilies of the arm,shoulder,and hand,DASH)及捏力、握力。结果15例随访时间为(19.6±6.3)个月(范围11~3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证实腕掌关节均得到复位,第1掌骨高度维持满意。患者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为(18.69±3.70)d,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为(24.63±4.91)d。VAS由术前(6.56±1.15)分降至末次随访1.00(0.75,1.25)分,Kapandji评分由(8.00±0.82)分提升至8.00(7.25,9.00)分,DASH评分由(24.06±3.19)分降至4.00(3.00,5.00)分,除Kapandji评分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05,P<0.001;Z=-0.121,P=0.905;Z=-4.846,P<0.001)。握力由术前16.4(14.13,18.68)kg提升至末次随访的(26.14±3.27)kg,捏力由(1.70±0.35)kg提升至(3.58±0.91)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17,P<0.001;t=-7.669,P<0.001)。结论关节镜辅助大多角骨部分切除联合襻钢板悬吊第1掌骨治疗EatonⅡ、Ⅲ期第1腕掌关节炎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保留腕掌关节活动度、维持关节稳定,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赵喆 耿红荔 刘建全 刘建全 李永胜 陈小强 王光辉 王光辉 李嘉贝 邓志钦 董傲铮铮 王满宜 郑小飞 李文翠关键词:腕掌关节 大多角骨 悬吊 近指间关节掌侧关节镜的初步临床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手指关节镜入路:近指间关节掌侧关节镜入路的安全性及初步临床应用。方法利用inside-out技术在近指间关节侧方掌板深面建立入路,可观察到近指间关节掌侧结构并进行关节腔内操作。自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我科利用该技术行关节掌侧游离骨折块取出4例、松解单纯掌板挛缩4例、关节腔内增生滑膜切除2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达术前目标,4例掌侧骨块均在关节镜下取出;挛缩的掌板经镜下刨刀打磨后变薄,经手法松解后可在镜下见屈肌腱显露,可将挛缩的关节完全被动伸直;关节肿痛患者经镜下滑膜切除后,肿痛消退。10例患者中1例出现术后手指麻木,术后6周麻木自行缓解。结论近指间关节掌侧入路较为安全,可完成关节掌侧病变的处理,初步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赵喆 李文翠 刘建全 耿红荔 邓志钦 李永胜 陈小强 王光辉 尹建文 李嘉贝 程翔宇关键词:关节镜 指间关节 掌板 锁定加压钩接骨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 被引量:11 2018年 背景: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容易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多数学者推荐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有多种方法,锁定加压钩接骨板是一种新的内固定方式。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钩接骨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钩接骨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2~70岁,平均(43.2±20.1)岁;跌倒摔伤17例,交通伤7例,运动扭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9 d,平均(3.1±1.8)d。按照Lawrence-Botte分类法:Ⅰ区21例,Ⅱ区11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评估伤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采用VAS疼痛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5.3±3.9)个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折再移位、接骨板松动或断裂、骨折畸形愈合等发生。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2±1.8)周,其中2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经保守治疗后逐渐愈合,其余30例患者骨折顺利愈合。完全下地负重时间平均(6.7±1.5)周,12周VAS评分平均(0.6±0.3)分,末次随访AOFAS中足评分平均(94.2±3.6)分。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钩接骨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骨折端固定可靠,术后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内固定方式,但应根据骨折类型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刘建全 李文翠 熊建义 赵喆 陈小强 李永胜 王大平关键词:锁定加压接骨板 骨折内固定术 一种第五掌骨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第五掌骨固定板,一种第五掌骨固定板,包括用于固定第五掌骨的长柄固定段,及用于与腕骨连接的短柄支撑段;长柄固定段与短柄支撑段相互连接,形成角度为钝角的圆弧夹角α;长柄固定段的上... 李永胜 刘建全 李文翠 赵喆 尹建文 陈小强 李嘉贝 王光辉 程翔宇文献传递 关节镜下自体骨移植经皮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移植经皮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25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男20例,女5例;年龄(35.80±2.41)岁(18~6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70±1.90)个月(5~18)个月。均为单侧舟骨腰部及近端骨折,X线片和CT提示断端骨质硬化、吸收,无骨痂通过,无严重的畸形及腕关节炎,腕桡侧疼痛、乏力。Slade-GeisslerⅢ级4例、Ⅵ级13例、Ⅴ级7例、Ⅵ级1例。25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清创、骨折断端新鲜化及自体髂骨移植,16例以克氏针固定、9例以空心螺钉固定。比较手术前后腕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握力及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59±2.41)个月(13~37个月)。经X线片及CT证实断端骨痂通过即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24±2.10)周(6~20周),无一例出现骨不连。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6.75±1.10)分降低至(1.33±0.21)分;腕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135.24°±17.47°(正常侧的79.80%)提高至168.48°±12.41°(正常侧的92.90%);握力由术前(35.68±3.81)kg(正常侧的80.46%)提高至(48.75±4.42)kg(正常侧的90.65%);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由术前(61.52±6.32)分提高至(85.88±8.37)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移植经皮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创伤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骨折端血运,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骨折愈合,术后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赵喆 何百昌 谢永廉 刘建全 李永胜 陈小强 王光辉 程翔宇 尹建文 李嘉贝 李文翠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骨移植 舟骨 青少年柔韧性平足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青少年柔韧性平足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作为手术治疗之前的一线治疗,虽然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但其疗效现在仍然有较大的争议。本文主要阐述了足弓垫、足部矫形器、肌肉电刺激、康复锻炼这几种治疗手段,并从作用机制、疗效、存在的争议和缺陷这几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左文心 李文翠 刘建全 赵喆 陈小强 李嘉贝 李永胜关键词:保守治疗 生物力学机制 联合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联合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7.2岁... 刘建全 李文翠 赵喆 李永胜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入路 内固定 关节镜辅助下带骨膜的胫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2021年 背景:距骨骨软骨损伤常继发于踝关节运动扭伤或踝部骨折,临床上表现为踝关节周围的深部疼痛,负重、跑、跳后疼痛加重,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由于踝关节在运动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且软骨损伤后的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受限,距骨软骨损伤后的有效治疗一直都是足踝外科中较为棘手的难题。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带骨膜的胫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29例行关节镜辅助下带骨膜胫骨移植治疗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9例,女10例;年龄22~48岁,平均(35.7±5.2)岁。比较手术前后患者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VAS疼痛程度评分、踝关节活动度以及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呈Ⅰ期甲级愈合,未见感染或皮肤坏死,术后9~14周截骨端均已愈合,无关节间隙进行性狭窄征象及关节面塌陷。术后随访10~27个月,平均(15.9±2.6)个月。患者术后AOFAS踝及后足功能评分、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术前,VAS疼痛评分及Cobb角低于术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距骨骨软骨损伤病例积极施以关节镜辅助下带骨膜胫骨移植术治疗,有利于中短期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关节疼痛程度缓解,是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陈小强 刘建全 赵喆 李永胜 程翔宇 李文翠关键词:关节镜 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