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出院1个月复诊率被引量:2
- 2015年
- 引入品管圈活动,遵循PDCA循环,旨在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出院1个月复诊率。通过活动,精神疾病患者出院1个月复诊率由活动前的46%提高到活动后的73%,达到了活动目标,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减少了患者住院次数,保证了有效治疗。
- 万爱华孙秀丽任翠玉李玉欣赵明坤李林曹美月于丽燕侯亚君唐博娜付希光
-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复诊率
- 从易水学派升降浮沉理论探讨抑郁症病机和治疗被引量:1
- 2024年
- 升降浮沉理论是易水学派的核心理论之一,在病机分析、遣方用药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升降浮沉理论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病机分析、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认知症状、躯体症状都与人体内环境升浮不及、降沉太过相关;影响抑郁症发作的时间因素和环境因素也与外环境的升降浮沉相关联;在治疗方面,抑郁症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光照治疗、运动治疗都体现出升降浮沉的规律特点。本文从升降浮沉的规律特点出发,总结出抑郁症的病机为“升浮之气不及,降沉之气太过”,希望能在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提供参考。
- 李林赵明坤万爱华于丽燕李玉欣钱立杰韩彦超
- 关键词:抑郁症易水学派升降浮沉病机
- 抑郁障碍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不同病情、不同病程的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方法纳入抑郁障碍患者127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记录患者的病情资料,包括病情程度、病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症状,中医症状调查表评估中医症状,分析不同人群、不同病情、不同病程的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结果127例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素主要有14个,其中病位类证素7个,病性类证素7个,病位类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心、脾、肾、胃、肝、胆、营卫,病性类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火旺、气虚、阴虚、气郁、血虚、气逆、痰湿。男性心、肾、火旺证素出现频次最多,女性心、脾、气虚证素出现频次最多;青少年组病位类证素心、病性类证素气虚出现频率低于成年组,病位类证素肝、病性类证素气郁出现频率高于成年组;病程≥10年病位类证素脾出现频次较高,不同抑郁程度的病位类证素均以心、脾出现频次较多。结论抑郁障碍中医证素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患者中的分布频次存在差异,中医治疗抑郁障碍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因素影响。
- 李林吕华万爱华韩彦超
- 关键词:抑郁证素
- 疏肝解郁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2年
- 探讨疏肝解郁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18例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使用疏肝解郁胶囊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变化、血清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P<0.05);治疗2周、4周、8周、12周HAMD评分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C、TG、TSH水平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晕、口干、心慌、腹泻、失眠、轻度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解郁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持续缓解抑郁症状,维持无抑郁或较低抑郁水平,调节血脂及甲状腺激素,且安全性好。
- 李林于丽燕赵明坤曹美月
- 关键词:抑郁症疏肝解郁胶囊艾司西酞普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