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皮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
- 目的:为深度烧伤创面修复选择良好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覆盖材料,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创面供皮区疤痕形成。
方法:对60例深度烧伤患者行切痂后分三组植皮,实验组:在切痂后创面上,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和自体刃厚...
- 李智
- 关键词:烧伤创面修复烧伤整形愈合质量疤痕形成异体真皮
- 文献传递
- 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24年
- 瘢痕疙瘩是发生于皮肤表面的纤维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手术切除可以直接有效去除病灶,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因此临床常与药物联合治疗以降低复发率。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注射类的糖皮质激素、钙通道阻滞剂、抗肿瘤药物、肉毒素等,以及外涂的免疫调节剂、硅凝胶、洋葱提取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及中药制剂等。注射类药物起效较快,但同时疼痛、局部皮肤萎缩坏死等不良反应也较多;外涂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其起效较慢,且操作后注意事项较多,如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刮蹭等。临床上多采用两种甚至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复发率。
- 薛敏李智原栋洋卫玉华赵芊冯瑞铮
- 关键词:瘢痕疙瘩抗肿瘤药物免疫调节药物肉毒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治疗深度烧伤愈合后皮肤质量观察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为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选择良好的覆盖材料,以解决自体中厚皮源不足的难题;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方法:对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切削痂后分二组植皮,实验组: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和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简称复合皮移植),对照组:单纯用微粒皮移植,并用温哥华瘢痕评量表定期随访观察创面近、远期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的外观、质地、耐磨性、关节的功能及温哥华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创面愈合后的外观、质地、耐磨性、关节功能及温哥华瘢痕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行复合皮移植,可减轻瘢痕增生,改善创面外观及关节功能,可达到中厚皮移植的效果。
- 李智张宝林贾赤宇
- 关键词:烧伤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微粒皮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mRNA在脓毒症大鼠脾脏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在脓毒症大鼠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8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盲肠结扎穿孔组(38只),盲肠结扎穿孔丙酮酸乙酯治疗组(35只)。分别于CLP术后4、12、24、48、72h或CLP术后丙酮酸乙酯治疗12、24、48、72h活杀动物,留取脾脏组织和血清标本,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脾脏组织HMGB1mRNA的表达规律,用放射性免疫方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HMGB1mRNA在正常大鼠脾脏组织有轻度表达,CLP术后表达显著增强(P<0.05)。CLP术后24h和72h分别出现两个高峰。丙酮酸乙酯液治疗可显著降低CLP术后大鼠脾脏组织HMGB1mRNA的表达(P<0.05)。CLP术后大鼠血清TNF-α和IL-6浓度显著增高(P<0.05),丙酮酸乙酯治疗可显著降低CLP术后大鼠TNF-α和IL-6的浓度(P<0.05)。结论:HMGB1在脓毒症大鼠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的表达显著增高,并与血清TNF-α和IL-6等炎症因子的增高有重要关系;HMGB1参与了失控性炎症反应的发展过程。
- 桑金玲张宝林贾赤宇李智贾耀朋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脓毒症脾脏丙酮酸乙酯
- 复合皮移植的功能重建
- 2009年
- 李智张宝林
- 关键词:复合皮移植脱细胞异体真皮脱细胞真皮基质真皮替代物胶原蛋白
- 自体脂肪胶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 分析自体脂肪胶联合点阵激光在增生性瘢痕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白求恩医院收治的15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点阵激光联合生长因子外用治疗,观察组给予自体脂肪胶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血清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以及治疗开始到结束后1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VSS评分(外观情况、血管情况、柔软程度和瘢痕厚度)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EGF、EGF水平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点阵激光联合生长因子外用治疗,自体脂肪胶联合点阵激光可进一步提高增生性瘢痕治疗效果,改善增生性瘢痕症状及血清相关指标表达,且不会增加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温慧李智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点阵激光
- 骨膜牵张成血管治疗糖尿病足的机制研究进展
- 2025年
- 胫骨横向骨搬移是在张力-应力法则作用下,通过适当的应力性牵拉刺激,骨骼受力生长时,其附着的肌肉、血管、神经可同步生长,既往多用于骨缺损、口腔颌面外科。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在胫骨横向骨搬移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适当的力作用于骨膜,力学信号通过复杂的反应转化为化学信号,因其独特的结构,迅速动员未分化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全身,促进牵张区及肢体远端微血管再生和重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修复,均可促进血管再生,打破恶性循环,多途径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本文综述张力-应力法则的最新国内外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血管生成的微观结构及分子机制,提出对骨膜牵张技术机制的探讨,为后期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 李佳棋师伊李智
- 关键词:糖尿病足
- 铒激光与Gluma脱敏剂联合应用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研究
- 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方式的牙本质片,以探寻Er:YAG激光与Gluma脱敏剂联合应用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进而指导临床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方法:选取新鲜的人离体牙制备的2mm厚的牙本质片24片,根据其表...
- 李智
- 关键词:YAG激光GLUMA脱敏剂牙本质过敏症SEM
-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u-PRP)是将自体血液离心后提取的血小板浓聚物,具有较强的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其存在使用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且年龄或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研究者对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al-PRP)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对al-PRP使用可行性和安全性、优点和不足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赵芊李亚坤李智
- 关键词:慢性难愈性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