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阳

作品数:52 被引量:425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农民
  • 8篇农业
  • 6篇农民工
  • 6篇民工
  • 5篇实证
  • 5篇市民
  • 5篇市民化
  • 5篇门槛
  • 5篇劳动力
  • 5篇绩效
  • 4篇经济增长
  • 4篇长三角
  • 3篇制造业
  • 3篇农村
  • 3篇门槛回归
  • 3篇教育
  • 3篇劳动力流动
  • 3篇红利
  • 2篇新型工业化
  • 2篇业绩

机构

  • 47篇西南大学
  • 4篇西华大学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0篇李晓阳
  • 6篇黄毅祥
  • 4篇张华
  • 4篇王钊
  • 2篇陈滔
  • 1篇李栋宣
  • 1篇游文静
  • 1篇韩毅
  • 1篇赵云芬
  • 1篇罗超平
  • 1篇彭思颖
  • 1篇庞新军
  • 1篇陈德
  • 1篇张勇华
  • 1篇王佳
  • 1篇李丹
  • 1篇文红梅
  • 1篇朱保华
  • 1篇许秀川
  • 1篇陈欣

传媒

  • 5篇农业技术经济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5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商业时代
  • 2篇华东经济管理
  • 2篇改革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软科学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该研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深入剖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规范,并通过查阅资料相对应地概括出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及中国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经验.通过实...
李晓阳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
文献传递
农民工“候鸟式”迁移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9个主城区的农民工调查被引量:22
2015年
新型城镇化具有创造潜在内需的持续动力,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点为农民工市民化。本研究以重庆市9个主城区868个农民工的调研数据为样本,在分析当前农民工结构、素质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基础上,从转户意愿、放弃宅基地意愿、在务工地定居意愿3个维度对农民工"候鸟式"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新老农民工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承包地的种植方式、城乡差距、城市打工过程中的居住条件、工作压力等7个因素对其在城乡之间循环流动有重要影响。而宅基地作为农民工最后退路的保障,或因对宅基地的未来收益看涨,大多农民工不愿意放弃宅基地。
李晓阳黄毅祥许秀川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宅基地
成都市都市农业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分析了成都市在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面源污染严重、产业间关联性不强和优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的问题,提出发挥规模农业生态效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间的关联性;创新农业投融资渠道,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实行节地集约发展模式,严格控制非农用地面积的建议,以此推进成都都市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张华李晓阳
关键词:都市农业生态效益产业链
农业农村数字化助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
2025年
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举措。农业碳排放强度是衡量农业“双碳”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农村数字化能否成为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关键驱动力?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该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为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量化支持。研究发现:农业农村数字化能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2016-2022年尤为显著。
李晓阳刘芮含周承绪
基于灰色关联的长三角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影响因素再筛查被引量:4
2020年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升格为国家战略背景下,考查长三角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05~2018年长三角地区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文献梳理筛选出11个影响因素,并综合运用灰色关联和动态方程模型分析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固定资产投资与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关联最大,其次为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发展;(2)人力资本发展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均呈现"倒U型"。针对研究结果建议长三角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发展需优化资本投资结构、获得高质量劳动力及高端化对外开放。
李晓阳龙贝蔡馨玥鄢晓凤
关键词:灰色关联模型固定资产投资
农家乐的经济社会功能分析——基于成都市农家乐的考察
2013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很多地区都办起了农家乐,其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成都市近郊农家乐进行相关调查后,认为农家乐具有如下经济社会功能:农家乐为农民提供了多元就业岗位;农家乐为农民提供了多元劳动创收途径;农家乐为农民提供了技能锻炼机会;农家乐为农民提供了提高素养的平台;农家乐为农民提供了接受文明洗礼的平台。
张华李晓阳游文静高巍
关键词:农家乐农民市民化就业技能城乡一体化
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9
2013年
由于合适的案例不易获取、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案例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比较困难以及案例教学的课时和经费的投入得不到保障等原因,我国高校统计学案例教学处于缺失和不规范的状态。而建立统计学案例库、是否将案例教学纳入教师的教学考核中、转变统计学考试形式并改善相关条件是推进和规范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出路。
杨宇李晓阳
关键词:统计学案例教学
人口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机制:长三角的证据被引量:20
2020年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文章基于2009~2017年长三角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人口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异质性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长三角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时空依赖性;(2)人口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除上海市以外的39个地级市目前均未越过“拐点”;(3)人口集聚通过人力资本、城市化和劳动力共享促进经济发展,其中,劳动力共享效应最大。研究认为,协同联动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制定因城而异的人口迁移指导政策对长三角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晓阳鄢晓凤肖桑梦
关键词:人口集聚经济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在中国农村尚存丰富剩余劳动力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自1997年以后悄然出现,到2011年初更趋明显。本文以四川高县为例,在调查的基础上,试图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这一劳动力异常流动趋势。
张华李晓阳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投资
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解读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回归,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是针对当前教育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重新认识教师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历史为起点,对师范生免费...
张勇华李晓阳李栋宣朱保华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教育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