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 作品数:45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的农村陪读家庭亲子冲突:问题剖析及其化解
- 2022年
- 从微观的社会学角度透视农村陪读家庭亲子冲突问题,互动仪式链理论可提供全新的视角。限定的角色与错位的关注、文化资本占有优势的转向与双向权威权力关系的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受阻与互动双方情感能量的低位运行等会导致亲子互动仪式的失败。因此,需要通过重塑角色以提供平等对话机遇,凝聚相互关注焦点以积聚情感能量,掌握沟通技巧以建构有效互动仪式三个方面,指导陪读家庭的家长从理念和行动上做出相应改进,促成亲子互动仪式的成功。
- 李晓红
- 关键词:亲子互动亲子冲突
-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信息技术基础》为例
-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的发布,学者们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新课标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讲练结合为主...
- 李晓红
- 关键词:高中教育信息技术课
- 文献传递
- 教师教育者的文化人格被引量:5
- 2014年
- 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者的身份与角色,教师教育者是拥有公共知识分子与专业知识分子双重文化人格的群体。然而,在现实层面,快餐式的大众文化裂解着教师教育者的文化人格,信息社会的教育文化生态危机侵蚀着教师教育者的文化人格内核,功利倾向的教师教育文化降格着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文化人格诉求。重塑教师教育者的文化人格,需要教师教育者有明确的文化自觉意识,坚守自身的文化个性并注重自身文化情怀的涵养。
- 李晓红
- 关键词:文化哲学教师教育者文化人格
- “同一”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用语
- 2014年
- 本文以肯尼斯·伯克的“同一”理论为依据,从同情认同、对立认同、误同三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课堂用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交际活动中达成的某种情感认同会有效促进交际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 李晓红
- 关键词:对立认同
- 从教师发展的视角反思备课被引量:1
- 2010年
- 备课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备课解释为单一的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备课与课堂教学脱节的重要原因。在备课中关注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回归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摆脱被异化的备课观的必由之路。
- 孟晓瑞李晓红
- 关键词:备课教师专业发展
- 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文章从分析影响公共教育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出发,探讨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为改革教育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晓红
- 关键词: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
- 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 2018年
-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将转岗幼儿教师界定为"农村幼儿园新入职的没有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及非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甘肃省庆阳市农村地区幼儿园师资中,转岗幼儿教师占幼儿园教师总人数的74.9%,其中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新教师比例为68.6%,从小学转入幼儿园的师资比例为31.4%。
- 李晓红
- 重心下移:基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公费师范生政策转向研究
- 2024年
- 重心上移的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实施面临以下现实困境:违约现象导致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收益失调;缺乏竞争的培养机制导致培养质量下滑;远离乡土文化的课程体系无法培植扎根乡村的乡土教师。基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的教师教育资源、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资本投入与资本收益的平衡以及本土化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具有先天优势等三个方面的考虑,重心下移的公费师范生政策转向有其必要性。政策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动员全社会教师教育资源,建构“正三角”培养体系;发挥国家财政在各级各类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实行招生制度改革,优选生源,按需培养;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内容。
- 李晓红
-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师范专业
- 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无增强动态社区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无增强动态社区检测方法,该方法构建的无增强动态社区检测模型DyCD‑CL,对动态网络序列中的T张快照网络按顺序进行成对采样,构造具有T‑1组对比组合的网络组向量,并对每一组对比组合的两张快照...
- 李晓红彭琪轩史婉瑶
- 高师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高师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88名高师学生进行测查。结果高师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问题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针对高师学生人格特征,应提高其情绪稳定性水平;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功能,防止有心理病态倾向者产生心理问题;对胆汁质、胆汁-抑郁质气质类型高师学生,应实施入学时普查筛选、学途中定期咨询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 答会明米珍贾志宏李晓红卜鹏翠
- 关键词:高师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