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利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浆
  • 4篇患者血浆
  • 3篇综合征
  • 2篇微小RNA
  • 2篇胃溃疡
  • 2篇小鼠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溃疡
  • 2篇MICROR...
  • 2篇病理
  • 2篇并发
  • 2篇肠癌
  • 2篇脆性X综合征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机构

  • 15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李晓利
  • 4篇吉亚红
  • 3篇许君望
  • 3篇李娜
  • 3篇田华
  • 3篇张娜娜
  • 3篇黄蓉
  • 3篇张铭
  • 3篇李娜
  • 2篇黄静
  • 2篇张永东
  • 1篇刘奇
  • 1篇李超群
  • 1篇张育民
  • 1篇屈军侠
  • 1篇李静
  • 1篇李莉红
  • 1篇赵朝
  • 1篇刘婷婷

传媒

  • 2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19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100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检测microRNA-100(miR-100)在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3例胰腺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采用定量茎-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血浆中miR-100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正常对照组与胰腺癌组血浆中miR-100表达差异及其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0.61±0.2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38±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吸烟、临床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A199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增高,miR-100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过程。
张铭赵朝李晓利许君望黄蓉吉亚红张娜娜李娜
关键词: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
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100的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100(miR-100)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茎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40例结肠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miR-100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miR-100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39±0.14 vs 0.65±0.21,P<0.01);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00水平降低,miR-100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病理过程。
张铭李晓利许君望黄蓉吉亚红张娜娜李娜
关键词:结肠癌微小RNA病理特征
脆性X综合征FER-1基因CGG重复数变异的研究
李晓利
关键词:脆性X综合征凝胶电泳
合并特发性肺纤维化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合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98例,分为IPF组、无IPF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相关情况。随访至2024年3月31日,终点事件为NSCLC相关死亡或NSCLC复发,记录随访期间死亡及复发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术后死亡、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98例患者中,有IPF 45例(45.92%)。与无IPF组相比,IPF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比例、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高,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中位随访3.7(0.7,5.6)年,IPF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均低于无IPF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中高分化程度、合并IPF是NSCLC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血管浸润、肿瘤较大、有IPF是导致NSCLC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NSCLC患者,合并IPF可降低总生存率与无复发生存率,是导致其术后死亡、复发的共同危险因素。
李娜李晓利李静王金叶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复发
褪黑素对消炎痛所致胃溃疡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消炎痛所致胃溃疡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溃疡组、低剂量褪黑素(1 mg/kg)组和高剂量褪黑素(5 mg/kg)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胃组织总抗氧化态(TAS)、总氧化态(TOS)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采用HE染色对各组小鼠胃黏膜损伤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胃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溃疡组小鼠TAS、TOS、氧化应激指数及胃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水平、NF-κB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溃疡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褪黑素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且高剂量褪黑素组尤为显著(P<0.05)。结论褪黑素对消炎痛诱导小鼠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NF-κB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有关。
田华张占华李晓利刘奇黄静
关键词:褪黑素胃溃疡小鼠消炎痛
美沙拉嗪对乙醇所致大鼠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2023年
目的 评估美沙拉嗪对乙醇所致大鼠胃溃疡(gastric ulcer,GU)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溃疡组、奥美拉唑+溃疡组及美沙拉嗪+溃疡组,每组10只。通过口服无水乙醇(5 ml/kg)造成大鼠GU。奥美拉唑组和美沙拉嗪组在服用乙醇前1 h分别口服奥美拉唑(20 mg/kg)和美沙拉嗪(50 mg/kg)。乙醇处理后1 h,观察各组大鼠溃疡面积、病理组织学、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水平,以及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活化。结果 美沙拉嗪预处理显著降低无水乙醇诱导的GU、出血、充血及胃黏膜上皮细胞丢失。美沙拉嗪处理降低胃组织中丙二醛水平,增加总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此外,其还提高环氧合酶-1和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表达水平,并降低NF-κB活化。结论 美沙拉嗪通过防止氧化损伤、刺激PGE_(2)产生和抑制NF-κB激活,在乙醇诱导的急性GU中发挥保护作用。
田华李晓利王金叶黄静
关键词:美沙拉嗪胃溃疡核因子-ΚB
影响口服抗血栓药物相关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影响口服抗血栓药物相关脑出血(OAT-ICH)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4—2012-04收治的31例OAT-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颅脑CT及凝血相关指标检测,观察并记录患者出血量、发病年龄、血肿加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P)等指标,评价分析其发展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预后与其颅脑出血量、发病年龄、血肿加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P)等关系呈正相关,出血量越大、高龄患者、血肿逐渐加重、GCS评分低、INP值高患者预后差、病死率升高。结论 OAT-ICH患者具有出血量大、血肿逐渐加重、凝血功能异常、预后差、病死率高、GCS评分低等特点,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应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并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实现最优治疗效果,采取早期合理、积极治疗方法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尤为重要。
张永东李晓利
关键词:脑出血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以舒血宁注射液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BI)为(71.18±16.23)分,对照组BI为(48.47±15.60)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著进步率3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18%和66%,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变化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永东李晓利李超群屈军侠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依达拉奉疏血通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Toll样受体4变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联
2025年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和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水平变化情况,评估SAA和TLR4与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就诊的12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31)和未感染组(n=93),比较2组间SAA和TLR4水平,分析与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AA和TLR4水平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SAA(56.82±4.63)mg/L和TLR4(5.93±0.54)ng/mL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AA和TLR4水平与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ROC分析显示,SAA、TLR4及联合因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769及0.923。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SAA和TLR4呈高表达,SAA联合TLR4在评估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方面具有较高应用前景。
王金叶吕彩媛李晓利张占华杨雯田华李娜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TOLL样受体4乙肝肝硬化肺部感染
miR-200介导的IL-33表达参与支气管哮喘发展过程的临床和小鼠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miR-200对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选取22例为哮喘患者为哮喘组,14例正常人为正常组,检测两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iR-200a、miR-200b、miR-200c和血清中IL-33表达,分析IL-33与miR-200a、miR-200b、miR-200c的相关性。选取4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OVA+miR-200b组、OVA+miR-200c组,每组各10只。采用OVA建立实验性哮喘小鼠模型,之后用miR-200b或miR-200c寡核苷酸通过鼻腔给药干预OVA小鼠,对照组小鼠用生理盐水代替。检测各组小鼠对不同浓度醋甲胆碱的气道阻力,及血清、BALF及肺组织中IL-33的含量,肺组织中miR-200b、miR-200c、IL-4、IL-5、IL-13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患者BALF中miR-200b和miR-200c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200a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哮喘组患者血清IL-33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哮喘组患者血清IL-33的含量与BALF中miR-200b和miR-200c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中miR-200b和miR-200c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血清、BALF及肺组织中IL-33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4、IL-5和IL-13含量显著增加(P<0.05),对8 mg/ml、12 mg/ml和16 mg/ml的醋甲胆碱的气道阻力显著增加(P<0.05)。与OVA组比较,OVA+miR-200b组和OVA+miR-200c组小鼠上述指标均逆转(P<0.05)。结论miR-200b/c表达降低与支气管哮喘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其可通过调节IL-33信号通路,可作为哮喘治疗的靶点之一。
刘婷婷李晓利李莉红王亚康王军宁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小鼠实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