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宏杰

作品数:14 被引量:303H指数:11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矿业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电磁法
  • 6篇瞬变
  • 6篇瞬变电磁
  • 6篇瞬变电磁法
  • 6篇磁法
  • 4篇水害
  • 4篇空区
  • 4篇采空
  • 4篇采空区
  • 3篇工作面
  • 2篇顶板
  • 2篇水害防治
  • 2篇煤层
  • 2篇煤矿
  • 2篇勘查
  • 2篇矿井
  • 2篇矿井瞬变电磁
  • 2篇矿井瞬变电磁...
  • 1篇地震
  • 1篇电法

机构

  • 12篇煤炭科学研究...
  • 6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山西晋煤集团...
  • 2篇晋煤集团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 1篇华神东煤炭集...

作者

  • 12篇李宏杰
  • 4篇牟义
  • 4篇陈清通
  • 3篇张彬
  • 3篇李文
  • 3篇张俊英
  • 2篇廉玉广
  • 2篇杨新亮
  • 2篇邱浩
  • 1篇王强
  • 1篇李少刚
  • 1篇李宏艳
  • 1篇杨俊哲
  • 1篇李绍臣
  • 1篇王翰锋
  • 1篇贾新果
  • 1篇魏立科
  • 1篇林惠立
  • 1篇贺安民
  • 1篇占文锋

传媒

  • 3篇煤矿开采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煤炭技术
  • 1篇中国矿业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井上下立体综合探测技术在煤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4年
以某矿1310工作面为例,通过三维地震勘探,探测断层和陷落柱等隐蔽地质构造初步圈定了疑似断层和陷落柱异常区域;为了进一步确定地质构造异常真实性及富水性,采用井下瞬变电磁探测法,根据视电阻率值的异常来判定地质构造异常体的富水性。通过井上下立体综合探测技术基本查明了异常区的位置、分布范围和富水情况,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李宏杰董文敏杨新亮邱浩牟义
关键词:三维地震瞬变电磁法水害
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诱发动载矿压机理及防治被引量:47
2016年
针对神东矿区石圪台煤矿31201工作面出上覆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回采动载矿压问题,利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小煤柱保持稳定时的临界弹性核宽度、动载荷作用下工作面覆岩结构及支架载荷,对动载矿压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出集中煤柱期间,下煤层工作面覆岩的回转运动使上覆集中煤柱支撑宽度减小,若超前支承压力导致该部分集中煤柱及前方大面积小煤柱失稳,超前失稳煤柱覆岩的运动将使工作面覆岩受到动载荷作用,破坏工作面覆岩承载结构的稳定性,从而诱发动载矿压;提出了提前爆破集中煤柱的防治措施,并确定了爆破时工作面与集中煤柱间应满足的安全距离,在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付兴玉李宏艳李凤明李少刚张彬李宏杰魏立科
关键词:煤柱稳定性动载荷
浅层地震和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简单介绍了浅层地震和瞬变电磁技术在探测采空区的原理,并根据2种方法各自的特点,综合确定了某矿上组煤层的采空异常区和积水异常区。经井下验证,证实物探结果准确,说明通过综合物探勘查方法,可以为下组煤的安全回采提供保障。
李宏杰
关键词:浅层地震瞬变电磁法采空区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上覆采空区水害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6年
在多煤层开采矿区,上部煤层开采后形成采空区积水。在近距离煤层开采时,上部采空积水区易对下部煤层开采形成威胁。某资源整合矿井3号煤层已开采,而9号煤层存在小煤窑,开采范围不清。为保证9号与15号煤安全掘进,结合某矿的水文地质概况和开采条件,在15号煤运输巷向9号煤暗斜井方向布置15°、45°和60°三个探测角度对揭煤区域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进行探测。勘探发现,三个探测方向上均出现较大范围低阻异常区,尤其在45°和60°探测方向上异常较为突出,且在60°探测方向上9号煤暗斜井穿过异常区,由此推断9号煤暗斜井见煤点附近存在大范围采空区且富水性较强。根据探测确定的积水异常区域,布置了探放水钻孔进行提前疏放水,累计放水13.2万m3。
李宏杰谷小敏窦文武
关键词:矿井瞬变电磁
煤矿采空区勘查与安全隐患综合治理技术被引量:58
2013年
为了全面查明榆林市地方煤矿采空区分布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首先采用地表踏勘、物探、钻探等手段对采空区进行综合勘查,通过踏勘对重要建(构)筑物、地面塌陷及地表裂缝全面调查,初步掌握煤矿采空区的位置、大小和范围,并对采空区的危害性进行初步分析;通过物探勘查手段对可疑及重点区域进行探测,较为准确地获得采空区的位置、分布范围及着火情况;通过钻探勘查手段来获取地层结构,并对物探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在采空区勘查基础上,全面分析采空区的隐患类型,并借鉴鄂尔多斯矿区的成功治理经验,对榆林市采空区进行综合治理。
张俊英王翰锋张彬李宏杰陈清通李文
关键词:采空区物探安全隐患
采煤工作面水害电法精细探测技术被引量:15
2014年
为了避免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形成突水威胁,在工作面形成通风系统后,通过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矿井音频电透视法等较为成熟的工作面内部区域电法探测技术,对工作面区域富水性进行有效监测,建立了煤矿工作面回采前预报含水体的精细技术方法。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可以多角度多层位探测,对工作面顶、底板方向不同深度含水体能较好的圈定分布范围;矿井音频电透视法可以单层位定向探测,对工作面内部煤层层位进行较好的圈定含水体;综合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矿井音频电透视法对工作面内部区域进行全面的探测,可以实现工作面区域全方位精细探测。
牟义杨新亮李宏杰邱浩
关键词:矿井瞬变电磁法
煤矿采空区隐蔽灾害探测及治理技术与实践被引量:14
2015年
我国众多的资源整合矿井中存在着大量未知采空区,由采空区诱发的水害、火灾、顶板突然垮落等灾害事故,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地表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以鄂尔多斯等地采空区精细物探勘查实例,对比分析了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浅层地震法等4种物探方法的适用性,建立了煤矿采空区探测的技术方法。讨论了采空区煤柱稳定性评估方法及采空区地表新建建筑物稳定性评估方法,并采用实例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为采空区隐患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采空区隐患提出了采空区注浆充填治理技术、采空区顶板崩落治理技术及露天剥离治理技术,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采空区致灾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为煤矿开采、采空区地表利用、灾害控制提供了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勘查、评估及治理一体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李宏杰贾新果廉玉广陈清通
关键词:采空区勘查
主采煤层顶板富水性探测技术与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提前探明工作面顶板水体发育位置,能有效预防水害事故的发生。运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主采煤层顶板进行探测,沿风巷和机巷各采集一组数据。经解译结果对比分析,风巷、机巷探测的低阻异常区位置基本一致,其位置略向风巷一侧偏移,在回采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占文锋王强李宏杰
关键词:煤层顶板瞬变电磁法
井采方向对露井协采边坡稳定影响的分析及优化被引量:14
2014年
为了得出露井协采矿山中井采工作面与露天矿边坡空间相对位置的最优布置方式,结合平朔矿区露井协采工程实践,设计了3套方案对不同井采工作面布置方向时井采对露天矿边坡稳定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露井协采中井采工作面与露天矿边坡面倾向平行布置时,井工开采对露井协采边坡稳定及端帮运输道路的不利影响最小。在井采工作面采取上述方式布置时,对井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进行优化分析,发现井采工作面沿背坡的方向回采时,露天矿边坡岩体受井采扰动较向坡开采时严重。故在露井协采工程实践中,建议井采工作面与露天矿边坡面倾向平行布置,采用向坡方向推进,以降低井工开采对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
李绍臣周杰李宏杰李伟马明
掘进面瞬变电磁探测采空区及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为优化掘进工作面前方采空区的全空间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针对晋城矿区不含水、含水采空区条件分别展开二维视电阻率断面图成像分析研究,并对推断结果进行了钻探验证;在此基础上,将采空区进行三维立体精细化成像,根据视电阻率层位切片图及三维等值面图推演采空区的赋存状况;同时,结合实际条件利用裂缝带高度经验公式对三维成像推论加以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全空间瞬变电磁能较为及时准确地对前方有效探测深度内存在的采空区做出响应;三维成像技术能有效结合常规二维成像分析,更直观立体地反映采空区及覆岩破坏情况,指导钻探验证工作的进行;同时,三维成像技术也为裂缝带高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直观方式。
陈健强张俊英李宏杰李文牟义廉玉广窦文武
关键词:掘进工作面三维成像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